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家的住房经历了从平房到楼房的变迁,厕所从使用旱厕到水冲,地板从朴实的水泥地到漂亮的地板砖,供暖从火炉到地暖……我家的住房从农村的老家大院到城市的高楼,正是因为改革开放一系列好的政策,才使我家的住房产生了一代又一代的变迁。
1978年改革开放刚开始的时候,那时我的父亲才10岁。家里还是在农村的大院,冬天生炉子取暖,屋子温度在大冷天仅有5度,最担心的就是煤熏。听我父亲回忆说,他受了两次煤熏,浑身没劲,头痛得厉害,当时还以为是感冒呢,回想起来真是无知,好后怕啊!
1981年,随着我爷爷工作的变动,全家从农村搬来了城市,住进了爷爷单位分配的宿舍,那是我家在城市里的第一个小窝。水泥的地面,雪白的墙面,对比村里的老房已经有了些许的变化。
1995年,正值青春的我父亲在电石厂工作,当然最重要的在前几年也找到了陪伴他一生最重要的人——我的母亲,家里那时有点积蓄便选择了不再与爷爷奶奶同住,而是在城市的南边买下了属于他们二人的第一套小二楼,到了第二年,也是全家最重要的一年,我出生了。暖气早不是以前的烧火炉而是安装了土暖气,再也不用担心煤熏了。但是,烧土暖气毕竟比不了楼房的暖气,温度上不去不说,最烦心的是脏,我的父亲说,每次在屋子外边的暖气房填煤,一捅炉子,乌烟瘴气的,出不来气,弄得浑身跟土猴似的。
2005年,这一年我正上小学四年级,家里为了我上初、高中的方便,于是把住了10年的第一套小二楼卖了,在城市的中心买下了我们现在的房子,暖气也成了集中供暖,只需要每年按时缴纳取暖费就可,比起以前来实在是既省事又暖和。这套房子也是我记忆中最深的房子,它陪伴了我小学的最后时光,也陪我走过了人生中重要的初中、高中、大学,对我而言,它的意义早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一套房子。这一住又是13年,在第12年的时候,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村里那留存了我家多代人的老房子也面临了拆迁,永远的成为了心底的回忆……
2018年,距改革开放这一伟大政策已整整40年,在参加了多位朋友的婚礼之后,我也经历了人生中的一大喜事——结婚,在经济发展日益迅速的现在,结婚买房已是必不可少的一件事,于是经过全家商讨之后,决定用老房子的拆迁款在外面的城市购买了我家的第一套楼房。现在的楼房全部都是地暖,比起以前的烧火炉、烧锅炉、土暖气而言,真的是暖和了很多;厕所也全部都是水冲,比起以前的旱厕来说,是既方便又干净;地板也不是以前的水泥地啦,都是铺成漂亮的瓷砖,那一眼看去,好看多了。
从最初的老房、福利房、到商品房、产权房,这就是我家40年来住房的变迁,正好是改革开放40年,我深切体会到,没有党的好政策,没有逐年增长的工资福利,我家的住房怎能经历如此巨大的变迁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世事变迁,就像一面镜子,映照了时代的风貌。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老一辈的长辈们与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正在真真切切地经历和感受着,是改革开放让人民经济富裕、生活幸福。(郭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