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新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乡镇篇
内蒙古新闻网  19-03-22 17:41  【打印本页】  来源:黄河新闻网

  西湖公园

  美丽公园以前是臭水沟子

  远看长虹饮水,近闻垂柳摇绦。亭台溢秀笑声高,犹有扁舟轻棹。

  最喜黄鹂紫燕,唱得新蕾撒娇。豢龙董父又腾蛟,直叹桐城易貌!

  这首《西江月·闻喜西湖公园》是闻喜县诗联学会常务副会长宋志峻所作,该词描绘了闻喜县桐城镇西湖公园的优美景色和自在风光,也体现了桐城镇近些年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然而在改革开放之前,闻喜西湖还是一片人烟稀少的臭水沟子。

  家住闻喜县桐城镇中社村的郭女士,自幼便生活在这片臭水沟子附近,据郭女士介绍,以前的闻喜西湖这片地,一半是长满杂草的臭水沟子,一半是荷花池,还经常有人在里面放羊。

  说起小时候的一些趣事,郭女士满脸的回忆,“那时候真的穷呀!我和朋友们经常下荷花池玩,有时候脚插在淤泥里拔不出来,好几个人帮忙才能拉出来,水蛭钻到腿上了都不知道,回到家才发现腿上流着血,这才哭着找爸爸,爸爸便拿着拖鞋使劲地在腿上抽,才把水蛭抽出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闻喜县桐城镇迎来了大变化,首先是衣服变了,饮食变了,其次是住房变了,出行变了,最后是城市变了,环境变了。从以前的臭水沟子荷花池,变成了现在人民休闲娱乐的美丽公园,从以前的无人问津,变成了的人来人往。“这一切还得感谢党和国家、政府的正确领导哩!”郭女士兴奋的说道。

  体育公园

  体育公园居然建在荒郊野岭

  一江涑水饶人家,两岸青楼穿云霞。

  老人健步儿嬉戏,体育公园进我家。

  这首《闻喜体育公园》是闻喜县青年诗人王明成所作,该诗描绘了闻喜县体育公园周边的景象,展现了居民住宅与体育公园相结合的创新设计,也体现了居民安居乐业、悠哉游哉的生活状况,然后在改革开放之前,这里确实名副其实的荒郊野岭,只有一条涑水河静静流淌。

  家住闻喜县公园一号的张先生今年67岁高龄,张先生从小就生活在涑水河边,据张先生介绍,这里以前远离城镇,只有零零散散的几户人家。当时的涑水河只有1米多宽,旁边全是野草杂草。“我还经常跟着我妈妈在河边洗衣服呢!”张先生告诉记者。

  改革开放之后城镇开始大建设,不到四十年的时间,这片荒郊野岭就建设成了美丽的公园小区。体育公园美轮美奂,体育场和游泳馆坐落旁边,公园一号小区一期、二期、三期工程相继完成,红的楼映衬着蓝的天。“这一切发展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呀!”张先生高兴地说道。

  南风百货商城

  小乡镇发展成了大县城

  三山环抱,两垣相眺,一水嵌腰。顾悠悠青史,代有英豪。冰池生稷,董父降龙。晋武定都,汉武赐名,汤召千侯会中条。看裴氏,宰相五十九,谁有此骄?

  闻喜蓝图重描,喜城乡建设涌大潮。看农村易貌,市容夸俏,街衢比阔,楼宇竞高。伛偻提携,靓男倩女,畅游新景乐逍遥。堪壮矣,数辉煌业绩,还看今朝。

  这首《沁园春·闻喜赋》是闻喜县诗联学会会长文振西所作,该词的下阕描绘了闻喜县(也就是桐城镇)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

  改革开放四十年期间,闻喜县桐城镇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除了臭水沟子变成了西湖公园,荒郊野岭变成了体育公园,桐城镇其它地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原来的红旗饭店变成了现在的商业大楼,县幼儿园变成了现在的供销大楼,老电影院变成了现在的苏宁商城,县招待所变成了现在的南风百货,城市由原来的一两条街变成了现在的大街小巷,各个住宅小区、购物商城拔地而起,各个商品、货物也是应有尽有,汽车、电动车川流不息,彩灯、霓虹灯点亮街市,桐城镇再也不是以前的臭水沟子小乡镇了。(本网记者王哲)

  转载声明:此文章属于本网原创稿件,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 王美花]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