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篇】“时代楷模”张玉滚:愿做一轮明月 照亮山村孩子的路
内蒙古新闻网  19-03-26 18:52  【打印本页】  来源:中国文明网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黑虎庙小学(照片翻拍)。张玉滚2001年回校任教时,学校依然是这样破旧的土坯房。图片由南阳文明网提供

2001年9月,我中专毕业,我的同学们都去了南方,要么下海经商,要么在私立学校就业。而我选择了一条朋友们都不理解的路——回到黑虎庙小学做了一名代课教师。刚开始只有几十块钱的工资,但是,我没有抱怨。虽然条件艰苦,但我鼓足勇气,开始了我的教学生涯。 

因为操劳,我比同龄人“老相”得多,很多次去镇里开会,都有人以为我是快退休的老教师。其实,这些年,我也犹豫过,想过离开。可是,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孩子,思来想去,都走了,孩子们咋办?最终我还是坚持了下来。我是从大山出来的孩子,我知道,教育对深山里的孩子们是多么重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政府及社会各方面的关心下,现在,黑虎庙小学的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提高。2017年,我们新建的宿舍楼投入使用,解决了学生和老师的住宿问题。我们还翻修了教学楼,鲜艳的明黄色让学校在大山中靓丽起来,“树百年报国志 做世纪栋梁才”几个大字泛着希望的光。今年,我们又新建了大餐厅,曾经破烂的厨房新贴了瓷砖,添置了冰柜、消毒柜等现代化家电,孩子们可以坐在餐桌旁从容就餐,再也不用蹲在地上吃饭了!

教室里,环保型课桌和凳子摆放得整整齐齐,崭新锃亮;课堂有了“一体机”,可以网络教学,孩子们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我们的办公室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了电脑、空调,有了宽大舒适的办公桌椅;教学楼二层新接的房子也有了框架,将来,会是孩子们的图书馆;餐厅上面又盖起了一层房子,这是孩子们将来的“乡村少年宫”;校园里重新铺了红色的地砖,既防滑又渗水,还新添了两个乒乓球台;校园外崭新的200米塑胶环形跑道倍显“身价”……

一所现代化的新学校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这一切让我有种“做梦”的感觉。

今年9月,随着新入职4名老师,黑虎庙小学全校教师已有10名。我希望尽快让老师们通过到教师进修学校进修、参加网上“国培计划”等途径,接受全科教师培训,把教学水平提上来,让孩子们能撵上城里娃的教育。现在有了老师,有了好的环境和条件,学生们更不能被信息时代的高速列车甩下。

这个冬天,从高丘镇到黑虎庙的道路也开始整修了,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正在来来回回压路、铺路,铺出一条坦途。曾经,陡峭的盘山路、接连的“胳膊肘”弯儿拦住了黑虎庙通向外界的精彩,让山里乡亲吃尽了苦头。等修好,这条路将成为发展路、幸福路,我想,黑虎庙的乡亲们做梦都会笑吧。

改革开放为黑虎庙带来了巨变,孩子们和乡亲们的笑容越来越多,眼睛越来越亮,我觉得,“幸福”在他们脸上闪光。

历经了学校的“新生”,我的“心声”千言万语只想化作一句:多亏改革开放,感恩党和政府!而我,愿做一轮明月,紧跟时代步伐,继续照亮山村孩子走出大山的路。(张玉滚口述 孟得会整理)


[责任编辑: 王美花]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