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篇】刘雪凤返乡创业电商“圈粉”
内蒙古新闻网  19-04-30 11:57  【打印本页】  来源:

  刘雪凤在电商小厨房通过互联网介绍产品。

  街头推介品尝。

  刘雪凤(右一)在认真查看黏玉米等产品。

  哈尔滨玉米体验店给妇女提供了就业岗位,她们在4个月的时间,卖出10多万支黏玉米。

  利用休息时间上网查资料。

  电商孵化基地农民免费入驻。

  五常市五常镇西郊村的刘雪凤1999年大学毕业后,在上海从推着三轮车煮玉米卖到批发玉米,历尽辛苦4年赚到了500万元。2005年3月,她返乡创业建加工厂,成立科技电商孵化基地,为家乡的农民提供致富创业平台。

  赚到了500万元后,为了降低成本,刘雪凤决定建自己的加工厂。2005年3月她返乡创业,在五常市投入了500万元建厂,生产速冻黏玉米、果蔬等产品,2007年大部分速冻黏玉米出口,生意红红火火。2011年又扩建厂房。历经十多年的实体店经营。2016年刘雪凤担任了五常市电子商务协会会长,她不忘乡亲们,为乡亲们成立了一家领城科技电商孵化基地,为农民提供场地,免费开办电商讲座学习班,手把手地教农民在网上经营等知识。目前已有五常市天野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五常市稻农家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五常市诺香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等59家入驻这里创业。为家乡的农民提供致富创业平台,目前已经培训农民10批累计700多人。

  孵化中心+企业电商+特色五常馆+电商协会形成了优势加强合力。她的产品远程可视频、物联网可互动、质量安全可追溯。产品从单一的品种研发出玉米粽子、玉米水晶茶、玉米面粉、玉米浆包4个品种。目前有国内各地200多个代理商,“粉丝”有3万多。她每年把黏玉米卖到国内外各地4000多万支。为650户农民户均年收入增加18000多元。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150人,其中妇女120人。 □文/摄记者邱成


[责任编辑: 王美花]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