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小林: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内蒙古新闻网  19-05-24 15:38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布小林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这是对我们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的全新要求,为我区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意义极其深远。我们要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既要解决好观念革命问题,更要解决好实践创新问题。

  首要的是深化对战略定位的认识。总书记几次关于我区的重要讲话,都反复强调这个问题,指出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确立的战略定位,是我们必须自觉担负起的重大责任。在今年全国人代会上,总书记进一步要求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要符合这一战略定位。从思想认识和发展实践看,目前我们还没有把这一战略定位完全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摆脱路径依赖还需要不断深化认识、深化实践。对于我区生态地位的极端重要性,包括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还需要深入研究、掌握清楚,让干部群众都明明白白,自觉立足战略定位思考和摆布工作。

  要正确处理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关系。对这个问题,中央的要求一直是明确的,反复强调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得一时的发展。这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生态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就是因为我们过去的路子走不下去。在今年全国人代会上,总书记明确指出:一个时期以来,内蒙古依靠矿产资源开发、发展资源性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速度,但这种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留下了许多后患;强调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从根本上讲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要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关系,不能道理是道理、干事归干事。我们要深刻领会总书记的要求,在走什么样的发展路子上始终保持清醒认识。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实现山清水秀环境美,是高质量发展题中应有之意。高质量发展的特点之一,就是绿色成为普遍形态。总书记曾强调,绿色生态是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我区的农畜产品受到广泛欢迎,就是因为我们拥有众多有机绿色的品牌。许多人向往内蒙古,也是因为我们有蓝天白云,有碧水青山,有绿色草原,有原始森林。所以,绿色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内蒙古生态文明的象征,为绿色做加法,就是为我们的财富做加法。我们要切实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树立起来、落实下去。在这个问题上,要保持战略定力,始终坚定不移。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阐述了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的新内涵,其中之一就是加快绿色发展带来的新机遇。绿色发展代表了当今科技和产业变革的方向,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绿色发展,首先我们要守好红线,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都要把“三区三线”作为不可逾越的红线。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总书记指出形成绿色发展方式,重点是调结构、优布局、强产业、全链条。中央在这些方面已经有非常明确的部署。比如,在产业方面,要求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在城市建设方面,要求实行绿色规划、设计、施工。总书记提出城市规划的每个细节都要考虑对自然的影响,不打破自然系统;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关于美丽乡村建设,以及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等等,中央都有具体的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都应当根据这些要求,从宏观到微观全面审视和规划地区、行业的发展。

  要深入研究生态环境保护蕴含的潜在需求,以及这些需求可能激发出来的供给和新的增长点,构建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

  总书记强调:“内蒙古实现高质量发展,要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特点、体现本地优势和特色”。落实总书记这一要求,需要我们对区情有准确的把握。要按照新发展理念,把我们自治区的优势和短板分析到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特色发展这篇文章做好。

  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是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系统性的调整。需要我们坚持问题导向,从上到下、从宏观到具体,对现有发展思路、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等,进行全面梳理、重新审视、深入论证,及时调整和完善,并做好“十四五”规划研究。要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结合不同区域、不同领域、不同主体的实际情况,科学确定评价指标,引导各地合理规划差异化发展路径。


[责任编辑: 杨晓丽]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