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关秀水交相映双重魅力娘子关
娘子关:刘慈欣在这里写出了《三体》温柔中透着坚毅
他是山西省阳泉市娘子关电厂的计算机工程师,白天接送孩子上学、上下班、买菜做饭。晚上,他“变身”成科幻小说作家。就是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下,他创作了《三体》,一举把我国的科幻文学提到了一个新高度,他就是刘慈欣。
随着电影《流浪地球》的走红,除了刘慈欣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阳泉娘子关也成为人们好奇的地方,究竟是怎样的景色,激发了刘慈欣的灵感?
5月25日,应邀参加“山西省第五次旅游发展大会国内主流媒体推介会暨全域旅游全媒体看三晋”活动的10余人媒体代表一同走进娘子关风景区,一同来探索娘子关赳赳雄关和柔情似水的的双重魅力。
娘子关地处晋冀交界,西连太原、东接石家庄,是山西的东大门,自古便是通往京畿的要道。娘子关现存关城建于明代,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雄关傍清流,秀色多几许。因周边水泽芦苇丛生,这里本来叫苇泽关。为何叫成了娘子关呢?有一个说法是,因唐高祖李渊之女平阳公主曾率娘子军在此镇守,故名娘子关。
古城堡依山傍水,居高临下,建有关门两座。东门为一般砖券城门,额题“直隶娘子关”,上有平台城保,似为检阅兵士和瞭望敌情之用。南门危楼高耸,气宇轩昂,坚厚固实,青石筑砌。
“楼头古戌楼边塞,城外青山城下河。”水是娘子关一个主打风景,这一带有大小泉眼上百个,清清泉水不断涌出,在关城附近形成溪流、瀑布、湖泊,汇入绵河。在这里的居住的人们真正过着“人在床上卧,水在床下流”的生活,人家在水上,清泉到处流,故名“水上人家”。
“平泉突出随崩奔,汹如颓波射天门。”金代元好问描写的悬泉位于娘子关城附近,沿崖倾泻30多米,瀑布飞溅,水烟飘洒散漫,在山西这块干旱的大地上,水帘洞瀑布可算是第一瀑了。来自光明日报的记者王冲不禁感叹道:“没有想到一座长城之关竟然有反转魅力,走在路上一路伴着脚旁的泉水,宛若江南。”
瀑布之下便是平阳湖,船行湖上,两边的山石呈现截然不同的景致,一边如斧劈一般平整锋利,一边则水溶多孔,淅淅沥沥的泉水从四处流出,。
这里可以听水,这里还可以问关。既可以想象到金戈铁马的坚毅,也可以感受小桥流水的温柔,面对如此双重魅力的娘子关,也难怪刘慈欣在这里发挥了天才的想象。
景区资料:
作为山西的东大门,娘子关自古便是通往京畿的要道。娘子关现存关城建于明代,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关城位于悬崖之上,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可以体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含义;古城堡依山傍水,居高临下,建有关门两座。东门为一般砖券城门,额题“直隶娘子关”,上有平台城保,似为检阅兵士和瞭望敌情之用。南门危楼高耸,气宇轩昂,坚厚固实,青石筑砌。城门上“宿将楼”巍然屹立,相传为平阳公主聚将御敌之所。门洞上额书“京畿藩屏”四字,展示了娘子关的重要性。关城东南侧长城依绵山蜿蜒,巍峨挺拔。
有着北域江南之称的—— “溪水上居住的人家”水上人家,指的是平定县城东北45公里的娘子关苇泽关村,因其坐落在绵河岸上,水流充沛,芦苇丛生故名。民国后归属娘子关村。这里的泉水平地涌出,民居宅院甚至房屋里都有清泉流淌。人家建在水上,清泉到处流泻,故名“水上人家”。人们来到“水上人家”,到处是一派北国江南的秀丽风光,恰似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画卷。
娘子关瀑布由多股泉水汇流而成,沿悬崖峭壁倾泻而下,悬空如白练挂在石壁前,形成高达十几丈高的飞流。“海眼”是最大的泉眼,泉水翻滚,激起层层浪花,响声震耳。瀑布旁有“趵突泉”突突喷涌,并有诸多小“趵突泉”相映衬。一股股水流喷吐冒出,浪花纷飞,日夜不息,常年涌流。诗人郭沫若于1965年游娘子关时有诗《过娘子关》道:“娘子关头悬瀑布,飞腾入谷化潜龙。茫茫大野银锄阵,叠叠崇山铁轨通。回顾陡惊溶碧玉,倒流将见吸长虹。坡地二十六万亩,跨过长江待望中。”可见,在山西这块干旱的大地上,水帘洞瀑布可算是第一瀑了。
平阳湖是由上游诸多泉水集聚到绵河而形成的半人工湖,是后人为纪念平阳公主而起的名字,湖长1.5公里,平均水深3米,呈葫芦形状,由橡胶坝蓄水而成,坝口宽50米,高5米,位于娘子关村下的绵河河谷中。湖水从坝面跌入河谷下游,形成了壮观的雪瀑大坝。平阳湖两岸巨崖高耸,地形曲折,绿草飞瀑,烟树人家,湖光山色,风景如画,荡舟其中尽可领略北国江南的特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