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养生三个要点
端午节如何养生?我国传统的民俗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除了吃粽子、划龙舟外,端午节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大节日。因为此时天气日渐炎热,蚊虫苍蝇滋生,被称为“恶月”或“百毒月”。古人还把五月端午称作“卫生月”,可以说端午节蕴藏着丰富的养生保健知识。那么端午节该如何保健呢?
运动通调气血
端午时节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天气较烦闷,假如工作压力大,人体生理气血运行不顺,容易烦躁忧郁、心悸胸闷。情绪的变化,会影响脏腑的功能,亦可导致精神疾患,如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脾。夏季养生,宜使脾胃心肺之气调顺。所以除了药物、食疗及平和心态外,也应同时加强运动。全身气血畅通,可增益心肺功能,调理脾胃代谢,通调气血循行,忧郁情绪也随之化开。
综上所述,在端午节之际,吃粽子以食疗食补增加营养,挂艾蒿以清洁消毒避邪,喝雄黄酒以加强自我保护,划龙舟以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实为一套系统的养生健身体系,从此也可看出祖国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饮食强身防病
古代过端午还有饮雄黄酒的风俗。在“本草”中对雄黄的药性早有记载,雄黄性辛温,具有解虫蛇毒、燥湿、杀虫功效。因为端午节后即进入炎热季节,各种病菌随气温升高而滋生,此时用雄黄杀虫解毒防病最为适时。
每年到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都有吃粽子的习俗。相传它起源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五月初五投汨罗江殉国,以寄托对这位爱国诗人的哀思。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国人到五月初五食粽子的习俗。北方的江米小枣粽子,以甜味素食凉吃为主。而南方则可分苏式和广式两大类:苏式粽子有糯米、赤豆、豆沙等素粽及鲜肉、火腿等荤粽;广式粽子则大多偏于荤食粽,有叉烧蛋黄、猪油豆沙、鲜肉蛋黄粽等。
尽管我国南北方的粽子风味、特点和做法不同,但都以糯米和粽叶为主料。祖国医学认为,糯米是粮食中的佳品,具有很好的食疗作用。据“本草”中的药性分析,糯米味甘性平,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粽子的配料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如小枣、赤小豆、绿豆等具有补血安神、利尿排毒的功效,而火腿、鸭蛋黄、鲜肉等都是营养丰富的食品。更值得一提的是,用来包裹粽子的粽叶更有讲究。北方大多用芦苇叶,南方多用竹叶或荷叶,这些叶子都有很好的药用功能。如: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可以清热除烦、利尿排毒;荷叶能清热利湿、和胃宁神。
端午正值立夏之后,食粽能于清淡中平补,在平补中清化,确实是一个适时的食补、食疗的绝妙处方。当然,食用时也应有所节制,糖尿病者、老人及小孩不宜多吃。
中草药避毒祛邪
说端午不得不话艾草。它是一种药用植物,艾叶味苦,微温无毒,有温气血、逐寒湿之功,又有芳香避秽之能。据说,民间有“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叶”的民俗。有的人家在堂屋、床头等处也挂上艾草。端午时节空气潮湿,而艾叶的芳香清新,能祛除毒气,除污浊,净化空气,保持室内清洁卫生,起到消毒预防疾病的作用。民间有种说法:艾草可以治百病、招百福,挂在门上可以祛除各种毒物,使人身体健康。所以古人称“艾”可以“避邪”,至今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之说。
此外,端午节常用的中草药还有菖蒲、青蒿、香茅、柚叶等,一起用水煎后当茶饮用,或者泡酒饮用,都有很好的保健疗效,可以预防疾病。
浓浓端午意,养生有学问
文|柴胜松
除了美味的粽子,在端午节还有许多民间传统,巧妙地利用我们身边常见的食物,增添了过节喜庆气氛的同时,也对养生保健大有裨益。
喝雄黄酒莫贪多,小心中毒
一提到砒霜,很多人都知道有剧毒,而知道砒霜的主要原料是来自雄黄的人恐怕就不多了。一提到雄黄,也许很多人都会想到经典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中白娘子因喝了雄黄酒而现出蛇形的片段。虽然是一种化学物质,但雄黄作为药用的历史也非常悠久,在端午喝黄酒寓意驱邪解毒。
据中西医结合科林林主任介绍,雄黄酒虽然有驱毒的作用,但因雄黄本身有毒,所以喝雄黄酒切莫贪杯。自己在家调制雄黄酒时,在15至20毫升的酒中加入雄黄后摇匀,沉淀后轻轻地、少量地取最上部呈红黄色的液体,再加入15至20毫升白酒中摇匀后,方可饮用。端午时节,人体阳气渐升,科学适量地饮一点雄黄酒,可以起到排毒的作用。
艾叶菖蒲,驱虫杀菌
俗话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这几日走在大街上,经常会看见一些市民手拿艾草,不少市民的家门口也已经将艾叶插了起来。在我国许多地区,端午节都有悬挂艾叶的习俗。用艾叶煮水洗澡、喝艾叶酒、烧艾叶等也是端午习俗的一部分。
林林主任介绍,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此外,艾叶还可以做成其他的食品,如艾饼,食用起来均可以起到很好的保健效果。菖蒲是多年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大蒜杀菌解毒,胃不好要少吃
大蒜是日常生活中常见、常用的调味品,在中医上,大蒜也是一种很好的中药,有较好的杀菌解毒效用。熟食能清肠胃毒素,疏通血脉。在我国,很多地方习惯是在端午节清晨煮食新蒜头,以疏通血脉,消毒灭菌。林主任提醒,如果是食用生大蒜,肠胃不好的人不要食用。
吃咸鸭蛋能补充丢失的盐分
林主任告诉记者,鸭蛋性凉,腌制的鸭蛋能够起到清热解暑热的作用。尤其是到了端午时节,随着气温的日渐升高,人体的汗液也渐渐增多,通过汗液,人体每日都会丢失一定的盐分。而吃咸鸭蛋正好可以补充人体丢失的盐分。
“人体八分靠保养,两分靠治疗。”林主任还在此提醒广大市民朋友,随着端午节的来临,天气即将进入伏天,对身体的保养不可忽视。出门要主要以防晒,做好防护措施,特别是患有皮肤病的人,此外,暑湿天气,居住环境要注意保持干燥,经常开窗通风,多吃利尿食物,如西瓜、冬瓜等,经常用电脑的朋友不妨在茶叶水中加入一些菊花、枸杞,以起到明目养肝的作用。身体保养好了,免疫功能强了,生病的机会也就自然减少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端午吃粽子好吃莫贪食
一年一度端午节转眼就到了,又到人们尽享美味粽子的时候了,但粽子不宜吃太多,一些人群也不宜吃粽子。近日,记者从安徽马鞍山市人民医院了解到,有一些市民就是因为吃粽子造成胃部不适,前往医院就诊。该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林林提醒市民,粽子吃多了会引起消化不良、胃胀,一些人群要少吃或不吃粽子。那么,哪些人不适宜吃粽子呢?
林林告诉记者,糯米,黏性大,老人和儿童的肠胃功能相对较弱,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产生的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如果一定要吃,尽量不要吃太多,吃的时候细嚼慢咽,便于消化。
林林主任说,胃肠道病患者、久病初愈的人和肿瘤化疗的病人,这几类人最好不要吃粽子。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粽子的主料是糯米,不易消化,会在胃里停留很长的时间,刺激胃酸分泌,容易导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旧病复发。过于油腻的粽子,也会引起消化不良、胀气,使疾病加重。
林林介绍,对于糖尿病病人而言,红枣粽、红豆粽和甜粽子不适合多吃。
林林主任提醒,上述的几类不能吃粽子的人群,就应该不吃或者少吃粽子,平常人一次也不宜吃太多的粽子,以免造成消化不良。
儿童如何吃粽子才健康?
端午节,儿童怎样吃粽子才健康呢?记者搜罗了一些保健知识,供大家参考。
▲吃粽子搭配白萝卜。白萝卜具有清爽理气利湿的作用,吃粽子的时候搭配食用,可以促进消化。
▲吃粽子蘸白糖。糖对黏液有稀释作用,可以保护胃黏膜、保护脾胃。
▲粽子配水果。吃粽子的同时,可以搭配蔬菜、水果等可帮助肠、胃蠕动的食物,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肠、胃消化不良。但是不能吃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类,比如西瓜,否则容易造成腹泻或腹痛。
▲做粽子时,可以使用一半的糯米,一半的其它杂粮米和辅助料理,如红豆、红枣等。这样可增加纤维质含量,减少肠胃负担,有益于身体健康,还有助于增加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