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拐区率先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内蒙古新闻网  19-07-18 17:43  【打印本页】  来源:包头日报

  “湿纸巾属于湿垃圾还是干垃圾?”您能回答出这个问题吗?石拐区缸房地村的村民能给出正确答案。

  当垃圾分类问题再次被上海强制执行之举激活时,我市也将研究制定《包头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提上日程。当人们还在想包头什么时候会实行垃圾分类时,石拐区已经率先行动,在五当召镇缸房地村探索开展“垃圾分类”试点。7月13日,石拐区五当召镇缸房地村垃圾分类工作启动,这也标志着石拐区探索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拉开帷幕。

  习惯养成让垃圾分类成为时尚

  来到缸房地村五当驿站田园休闲景区门口,就可以看到蓝、绿、灰、红四种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分别是可回收垃圾、湿垃圾(餐厨垃圾)、干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的归宿。垃圾桶上面图文并茂,让人们扔垃圾时可以仔细对照。还不清楚,旁边的宣传板能给出更详细的答案。再不清楚,卫生监督员可以给您讲解。

  7月初,石拐区卫生管理站与区产业公司,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当前石拐区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现状,与五当召镇共同议定在人口密集的缸房地村率先探索开展乡村垃圾分类工作,在幸福大院和五当驿站田园休闲景区新设置了20个分类投放垃圾桶。

  “垃圾分类,首先就是投放环节。我们根据我市的垃圾处理能力,实施了四分法。通过卫生监督员的宣传、讲解,让村民养成分类投放垃圾的习惯。”石拐区卫生管理站站长刘帅东介绍,石拐区卫生管理站和区产业公司会在近期内给村民提供蓝、绿、灰、红四种不同颜色的垃圾袋,指导村民将不同的垃圾类别装在不同颜色的垃圾袋里。之后,环卫工人会定期上门收取每户村民的垃圾分类袋,同时对分类错误的垃圾进行二次分拣,实地教村民精准投放。

  为了引导村民形成分类投放的习惯,刘帅东告诉记者,下一步还将以户为单位建立二维码积分管理制和红黑榜管理制,由监督员对每户投放的垃圾袋进行二维码识别,对分类好的村民进行奖励,对于拒绝分类的村民进行公开批评教育,逐步形成垃圾分类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环环跟进让分类系统形成闭环

  说起垃圾分类,也许您会有这样的质疑:“即便我分类扔了,处理的时候会不会还是混在一起了?”

  针对这样的疑问,刘帅东说,目前石拐区生活垃圾处置共分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四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没有做到分类,整个系统就无法形成闭环。投放、收集之后的运输和处理环节,石拐区正在逐步寻求更好的处理办法。

  据了解,在分类运输环节,石拐区已在2018年实现湿垃圾(餐厨垃圾)由专业密封式餐厨垃圾车收运;干垃圾(其他垃圾)由垃圾自卸车或摆臂车运输至就近的石拐区垃圾转运站进行压缩;可回收垃圾由村民或者保洁员直接联系废旧物品回收点,实现可回收垃圾再利用;有害垃圾由于之前垃圾分类不彻底,基本上和干垃圾一起运输,下一步根据石拐区垃圾分类试点的试行及推广,有害垃圾将由专业运输车进行单独收运。在处置环节上,目前石拐区的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都运往东河垃圾填埋场进行分类填埋,生活垃圾百分之百达到了无害化处置;同时石拐区产业公司正在积极对接多家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和有害垃圾专业处置单位,力争更好的实现垃圾分类处置。

  摸索中坚持石拐区是认真的

  “感觉垃圾分类每隔几年就会掀起一个浪潮,然后不了了之。石拐区的这次垃圾分类工作能坚持下去吗?”也有人这样质疑。

  刘帅东坚定地说:“我们不是跟风,是认真地要把垃圾分类做好。”刘帅东告诉记者,“目前石拐区的垃圾分类工作还处于摸索阶段,没有形成成熟的模式,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遇到什么问题我们就解决什么问题。一定会把这项工作坚持下去。”

  据介绍,在缸房地村试点的基础上,石拐区将在机关、学校及条件较好的社区和农村牧区逐步开展试点工作。通过发放宣传单、露天演出、开展主题党日,持续加大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工作,对环卫工人、卫生监督员、志愿者和村民居民进行垃圾分类重要意义和相关知识进行开展分类培训,不断扩大人民群众的知晓度。充分整合环保、卫生等相关单位的资源,加大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积极对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和有害垃圾处置单位,争取实现垃圾分类处置100%。(记者 郭燕)


[责任编辑: 王美花]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