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匠”的新生机
内蒙古新闻网  19-07-24 09:42  【打印本页】  来源:新华网

  杨光权在试戴制作的铠甲护手配件(7月22日摄)。今年50岁的杨光权,自幼跟随家中长辈学习打铁技艺,对手工制品充满兴趣。他年轻时干过铁匠,做过买卖。2013年,他萌发了制作金属工艺品的念头,便重新拾起打铁锤,用着老技艺,做起新产品。走进杨光权位于长春市巴蜀映巷文化商业街区的工作室,栩栩如生的盔甲勇士、精致的金属摆件让人应接不暇。杨光权认为,若要生存,便必须谋求创新,这样才能既守匠心又保生计。“铁艺的苦是在设计、制作过程中,你看不见的地方。而展现给人们的作品,必须是更符合时代,老百姓更喜闻乐见的形式。”经过多年经营,如今杨光权的金属工艺品已获得许多人的喜爱。效益越来越好的同时,他还发起了一个草根艺人的合作平台,吸纳了近百位手艺人,涵盖剪纸、刀画、木雕等70多个手工技艺门类,由平台负责为工艺品找市场,让手艺人能够更专心于创作。 “在当下这个时代,手艺人更需要顺应生活,在坚守中创新,这样才能推动传统文化活起来,让老技艺焕发新生机,真正传承下去。”杨光权说。新华社记者许畅摄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 魏佩]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