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四辆车”见证时代变迁 ——大后山农民致富记
内蒙古新闻网  19-09-24 10:40  【打印本页】  来源:包头日报

  一路奔跑,从旧自行车换成摩托车、小轿车,后来石如刚还获得国家奖励的一台拖拉机。“四辆车”不仅是石如刚勤劳致富的有力见证,更是新时代农民手拉手奔小康的真实写照。“这不是一台普通的拖拉机,这是国家给一个普通农民最高的荣誉。我一定要带领乡亲们科学种地,干出个样来。”石如刚说

  伴随着时代变迁,固阳县农民石如刚的身份也在不断变化。作为几乎与共和国“同龄”的人,68年间,石如刚当过农民、工人、企业家,被选为人大代表、市级劳模。为了带领大后山农民脱贫致富,花甲之年,他竟选择回乡、再创业。

  一路奔跑,从旧自行车换成摩托车、小轿车,后来石如刚还获得国家奖励的一台拖拉机。“四辆车”不仅是石如刚勤劳致富的有力见证,更是新时代农民手拉手奔小康的真实写照。

  回首过去,“贫穷”二字深深刻在石如刚心底。上世纪50年代,石如刚出生在固阳县西斗铺镇十一份子村。60年代,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他和姥姥挖野菜,给一家人充饥,野菜吃到嘴里,“梗”在喉咙。十几岁的小伙子竟没有衣服“过夏”。

  困难时期,全家最值钱的就属父亲的一辆旧自行车。后来就是骑着这辆车,石如刚离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到乡里的修配厂当学徒,每月工资十几元钱。也是骑着这辆车,他将媳妇王改俊娶过门。办结婚典礼那天,石如刚身上凡是像样的衣服全是借的。

  改革开放后,为了成为“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石如刚大胆将厂里的金工车间承包下来。正值各行各业兴起之时,农民们家家户户撸起袖子加油干。生产所需的农机具、小平车需求旺盛。为了抓住机会,石如刚索性吃、住在厂里。那时,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进车间。电焊打出的火花照亮整个车间,也照亮他勤劳致富的路。当年年底,一算账,石如刚惊呆了,自己竟成了万元户。

  1985年,石如刚买了一辆红色摩托车,成为固阳县第一个拥有摩托车的个人。闲暇时,他总爱骑着这辆车,载着媳妇“兜兜风”,在十里八乡“晒一晒”。后来,他又和别人合伙在包头市区办工厂,做买卖,生意越做越大。1996年,石如刚又买了第一辆小轿车——桑塔纳2000。接车那天,正值腊月,他特意给自己置办一身西服,风风光光回村里过年。

  从两个轮子到四个轮子,石如刚的生活终于富裕了。“先富起来”的石如刚并没有忘记村里的“穷乡亲”。

  2008年,石如刚回乡。他大面积流转土地,进行机械化作业,提高土地亩产量;同时,他自筹资金承包果园,建成半自动化温室大棚,成立农业合作社,与农民签订订单……石如刚年过花甲,一门心思想带领农民致富的消息传到了北京。2011年,作为包头市唯一一人,他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种粮售粮大户”荣誉称号,并得到奖励——一辆“东方红”拖拉机。

  “这不是一台普通的拖拉机,”在石如刚眼里,他将这台拖拉机视为珍宝。平日停放在仓库,舍不得开,一有空他就爬上去,一遍遍擦拭。他接着说:“这是国家给一个普通农民最高的荣誉。我一定要带领乡亲们科学种地,干出个样来。”

  一番市场调研后,2017年,石如刚将目光锁定在裸燕麦全产业链发展上。他带领当地年轻农民共同成立农业科技公司,主要从事裸燕麦的种植生产、销售以及衍生产品的创新开发。经层层筛选、道道把关,裸燕麦变为燕麦米,这一昔日大后山的土特产远销江苏、广东等十余个省(市),身价倍增。一年下来,一算账,农民乐了。过去,一亩地一年的收益不足150元,现在通过与石如刚的公司签订订单合同,当地农民收入翻番。

  今年年初,听说固阳县顺利通过自治区级贫困县退出第三方评估验收,看见一部分人在大后山有了新发展,村里一些年轻人纷纷回流,成为新农民。

  如今,在石如刚的带动下,大后山农民致富的干劲更足了。(包头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张婷婷)


[责任编辑: 王美花]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内蒙古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