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秒漫谈斯理】镌刻在国名上的这两个字有何深意
内蒙古新闻网  19-09-26 10:27  【打印本页】  来源:新华网

   《理学院》之【100秒漫谈斯理】系列之十一

  一个国家的名字,往往是这个国家根本性质的集中体现。新中国诞生前夜,关于新生国家采用什么样的国名,有过不同的方案。经过反复酝酿和考虑,最终确定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二字深深镌刻在新中国的名字上,鲜明亮出了人民是共和国的主人这一根本政治立场。

  人民是共和国的真正缔造者。党和军队来自人民,从人民之中获得最深厚的力量。人们常说,井冈山革命火种是在苏区人民的支持和掩护下得以燎原的,延安红色政权是陕北人民用小米哺育出来的,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独轮小车推出来的。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如果离开了人民,我们就不可能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更没有新中国的诞生。

  人民是共和国的伟大建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新中国辉煌成就是中国人民靠自己的双手起早贪黑辛勤干出来的,共和国的坚实大厦是中国人民一砖一瓦日积月累艰苦建起来的。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挺立的是中国人民顶天立地的民族脊梁,浸透的是中国人民风雨兼程的辛勤汗水,凝结的是中华儿女对民族复兴的渴望追求。

  人民是共和国的最终评判者。新中国一路走来,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标准和价值取向。70年来,正是有了人民意愿这把最好的历史尺子,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共和国才顺应时代潮流,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出品人:田舒斌

  总策划:郭奔胜 周红军

  总监制:肖阳高风

  策划:安传香 李洁琼

  监制:刘云伶

  编辑:马若虎

  制作:赵凯

  配音:崔月淼

  新华网评论室山西分公司 联合出品


[责任编辑: 魏佩]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