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庆祥:把自身硬作为治国理政思路的突破口
内蒙古新闻网  19-11-21 16:42  【打印本页】  来源: 新华网

图为中央党校原校委委员、一级教授、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韩庆祥接受新华访谈专访。新华网陈杰摄

  新华网北京11月20日电(记者袁晗)《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后,新华网邀请中央党校原校委委员、一级教授、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韩庆祥,就四中全会《决定》相关内容进行深入阐释。

  以下为访谈实录:

  新华网: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总基调、总思路和总框架是什么?

  韩庆祥:这个总基调,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叫做“打铁必须自身硬”。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属于党和国家自身建设,所以是“自身硬”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人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胜利。在这个征程中,要“滚石上山”、“过坎闯关”,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打铁必须要自身硬!如何应对这个风险挑战呢?我们要靠制度优势,要靠国家治理效能。所以这个总基调,我把它概括为“打铁必须自身硬”。

  第二说一下总思路。首先是讲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的“历史性成就”——接着,就进一步从历史性成就里提炼概括出一些“成功经验”——接下来,在逻辑上就把这个成功经验制度化,来彰显“制度优势”——当今我们要把这个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所以《决定》里讲了十三条,就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然后,进一步通过这个国家治理效能,来有效应对“新时代”“大变局”背景下的系列风险挑战,通过应对风险挑战来掌握主动权——这一系列都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以,最后的落脚点是突出强调加强“党的建设”。

  然后就是总框架。

  《决定》由十五个部分构成,分为三大板块。

  第一个板块是总论,主要讲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和成功经验,然后把这个成功经验制度化,彰显出系列显著的制度优势。同时,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总体目标。这是总论的一些核心内容。

  第二大板块就要分论,分为十三个部分。就是在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十三个方面优势的基础上,聚焦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明确了各项制度必须坚持和巩固的根本点、完善和发展的方向,并作出工作部署。

  第三个板块即结语,主要就加强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领导提出要求。就是强调要把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整个部署贯彻落实,落细落小落实,是讲执行力的,这个执行力就是靠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来保证的。


[责任编辑: 巴菊媛]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