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
内蒙古新闻网  19-12-04 10:03  【打印本页】  来源:经济日报

  全国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在3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司法部部长、全国普法办主任傅政华表示,今年宪法宣传周以“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题,突出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提高群众参与度和覆盖面。

  据了解,今年宪法宣传周采用了主场活动加分设主题日的形式来进行,既突出主场,又突出主题。从12月1日至7日,分别由不同中央国家机关牵头负责,安排了宪法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七个主题日,集中突出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

  如今,各地各部门普遍建立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把法治纳入公务员录用考试和培训内容,列入党校、行政学院等必修课。

  “推进‘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是新时代全民普法理念的创新,是实践创新,也是制度创新的一个重要成果,是‘七五’普法的标志性措施。”傅政华介绍,全国普法办统一编制并且公布了两批中央国家机关的普法责任清单,覆盖了50家部门和行业,基本上实现了中央和国家机关的全覆盖,明确了各个部门在普法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

  傅政华透露,目前,中央依法治国办正在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在法治政府考核指标体系当中加大了普法工作分值占比,在责任落实、督查活动当中,把普法工作作为必查项目,把加强普法工作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这是法治政府必须履行的责任。

  除了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司法部还会同教育部把宪法学习纳入《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每年举办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在全国40万所中小学开展晨读宪法,增强青少年宪法意识。

  “我们现在大中小学的在校生达到2.7亿,加强青少年的宪法法治教育,责任重大,也至关重要。”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邓传淮介绍,目前通过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参加学习的已经超过37亿人次,普法网上注册学生用户达到了1亿多人。下一步,教育部将着力提升宪法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

  “七五”普法实施以来,全民守法迈出新步伐,依法治理向基层延伸。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公职律师3.1万多名,合法性审查成为重大行政决策的必经程序。据了解,司法部、民政部正在制定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指导标准和命名管理办法。对第一至第七批3356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进行了复核,并提出保留、注销、撤销命名的名单,建立常态化复核机制。

  “推动宪法和法律进农村,有利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农业农村部法规司司长宗锦耀表示,针对农民群众法治需求和关注的热点问题,今年深入农村开展宪法和涉农法律法规宣传,增强农民群众对宪法情感认同,提高农民群众的法治意识,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责任编辑: 萨其拉图]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