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红白喜事“份子钱”少了
内蒙古新闻网  20-01-27 13:51  【打印本页】  来源:江西日报

  “住上了新房,扶贫干部引导我养殖蜜蜂,农闲时打零工。近三年,每年收入都在4万元以上。”1月26日,铜鼓县大塅镇公益村村民林启明说,“更开心的是,2019年红白喜事的‘份子钱’少了。”

  新春佳节,大塅镇公益村喜气洋洋。在贫困户安置点,记者来到林启明的新家,他以前住在5公里外的山上,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前些年,公益村村民收入不高,“份子钱”却不少。林启明跟记者算了一笔账:前年为应付亲戚朋友的红白喜事花了3000元礼金;左邻右舍的满月酒吃了14场、生日酒4场、乔迁酒11场……每次送100元,“份子钱”达3600元。

  2019年,公益村推行移风易俗,制定新的村规民约,成立了红白喜事理事会,满月酒、生日酒、乔迁酒等“无事酒”都不能办,婚丧喜事必须节俭办。“去年,我所有的‘份子钱’是2900元,比前年省了3700元。”林启明说。

  林启明告诉记者,还有一笔隐形的账易被忽略。前年,他到县城吃了10场喜酒,每次往返车费30元,每吃一场喜酒还要耽搁一天时间。左邻右舍办喜事还得去帮忙,一年最少帮了30个工,按一个小工每天150元算,一年耽搁的人工钱在6000元以上。

  去年,亲戚、邻居办喜事,林启明基本没有去帮工,也没去县城吃喜酒。腾出的时间,他去打零工,赚了6000多元。

  公益村党支部书记李琦舰告诉记者,2019年村里大力推动移风易俗,通过整治“无事酒”、节俭办红白喜事,促进了乡风文明提升。与前年相比,2019年全村户均减少红白喜事“份子钱”约3600元,减少帮工约30天。


[责任编辑: 王美花]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