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与车为伴,独行沙海
内蒙古新闻网  20-02-04 12:38  【打印本页】  来源:新华网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东方物探塔里木物探处2113队的推土机手胡军爬上大沙包观察前方沙漠情况(1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新华社乌鲁木齐2月3日电(记者顾煜、宿传义)“今天一定要把这片沙漠路推出来。”天还未完全放亮,一阵发动机的轰鸣已唤醒沉寂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为“伙伴”推土机做完体检后,胡军擦了擦手上的黑油,开始在连绵的沙丘中颠簸……

  今年47岁的胡军是东方物探塔里木物探处2113队的一名推土机手,2019年10月,塔里木油田中古14-21三维、塔中2三维物探项目开工,胡军再次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

  作为沙漠里寻找油气的第一道工序,胡军和工友们每天要开着推土机,在“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推路。3000多平方公里的施工面积,起伏不定的沙丘,沙丘最大落差超过80米……“沙包太大,不推路,后续班组无法工作。”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东方物探塔里木物探处2113队的推土机手胡军驾驶推土机前行(1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每天胡军独自一人要按照测点在沙漠中推出10多公里的“路”,即使面对大沙包也不能绕行,“推出的路左右偏差只能小于12.5米,开着推土机在沙包上直上直下,有时候感觉像在坐过山车。”

  推土机手被称为“沙漠独行侠”,往往一个人在车里一坐就是整整一天,满眼除了黄沙,还是黄沙,但胡军早已习惯了孤独,推土机则是他最好的伙伴。

  不足1平方米的车厢是胡军白天工作和生活的区域。工作时,沙子随风钻进车厢,虽有口罩和耳罩,沙子也会见缝就钻,发动机的轰鸣、风沙的呼啸以及电台里偶尔传来的声音为孤独的工作带来点“噪音”,“没人聊天,有时候自己唱唱歌。”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东方物探塔里木物探处2113队的推土机手胡军驾驶推土机冲上一个大沙丘(1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由于工区太大,胡军每天中午只能自己带饭,车里的暖风出风口成了他的保温饭盒。打开塑料袋,一个鸡腿、一根火腿肠、一包榨菜、两个馒头,在胡军看来已经是很丰盛了,“我还能吃口热的,有的人连热饭都吃不上。”

  冬季的沙漠只有9月到来年的3月较为平静,虽然寒冷,但这是物探工人最好的施工期,这也意味着他们春节必须守在沙漠里,无法与家人团聚。

  胡军已经有20多个春节没有和家人一起团圆,回家后反而不太适应都市的繁华与热闹,“自己连买啥都不太清楚。”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东方物探塔里木物探处2113队的推土机手胡军在查看推土机机油情况(1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为了赶工期,今年春节胡军和工友们满打满算休息了一天。由于信号不稳定,打电话给家里,胡军天天都要跑几个沙丘。

  离家几千公里,与车相伴,默默推路。不过在他心中,自己的这点辛苦不算什么,“只要为国家做贡献,能为国家找到石油,都值了!”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东方物探塔里木物探处2113队的推土机手胡军爬上大沙包观察四周沙漠情况(1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丁磊摄


[责任编辑: 萨其拉图]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