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凤庆:诚信机制建设助推这个村的社会治理
内蒙古新闻网  20-05-11 15:46  【打印本页】  来源:云南网

  长期以来,村民自治是实现乡村振兴治理有效的一项重点难点工作,现实生活中的群众行为非常难约束,法律管不到、道德管不好、村干部管不了的现象时常发生,老百姓经常来一句:“我又没违法,你能拿我怎么办?”对于不听招呼、不服从管理的群众真的束手无策吗?实现乡村振兴要求的“治理有效”真的就那么难吗?

  荒田村诚信机制建设助推社会治理

  近日,走在凤庆县雪山镇荒田村镇村公路上,各个路段都能看到村干部正在组织群众清理公路环境卫生,有打扫路面的、有清理侧沟的、有清理路边障碍物的,大家积极主动,出工卖力。

  “我村紧密结合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提升、乡村振兴工作做好镇村公路管理,我村共有镇村公路9公里路,实行分组分段管理,每个小组管理600米,每个月组织村民打扫一次,效果很好。”荒田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罗健明介绍说。

  荒田村诚信机制建设助推社会治理

  据了解,荒田村对镇村公路实行分组分段管理,组织群众出义务工每月集中清理一次,对于有事或者不在家不能参加义务劳动的农户需要向村民小组缴纳60元钱,由小组长管理和使用,主要用于本小组的公益开支,账务公开,并受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管。对于不出义务工,也不愿意出钱的农户,由村上将其纳入“失信人员名单”管理,对失信农户进行教育引导,直到该户履行义务才能从“失信人员名单”中解除。

  荒田村诚信机制建设助推社会治理

  从2016年起,新一届荒田村党总支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在全村范围内开展诚信机制建设,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将“不缴‘一事一议’自筹资金、烤烟烘烤成本、不出义务工、不支持产业发展、不支持公益事业、故意破坏水电路设施等不良行为的农户,列入失信农户,纳入失信农户名单管理,失信农户以村委会提供便民服务挂钩作为惩戒”写入《村规民约》执行。村干部将失信人员名单粘贴在村委会业务大厅,工作人员每办理一项业务都要将名单逐一对照一遍,上名单的农户在解除前是无法办理业务的,因此,被部分农户戏称为“黑名单”。

  荒田村诚信机制建设助推社会治理

  “刚开始宣传并执行这个机制的时候,很多失信的农户不理解,觉得是村干部故意为难他们,矛头指向了村干部,特别是办理业务的村干部,压力真的很大,还有的农户觉得是一阵风,坚持不了多久,但党委政府是我们的坚强后盾,而且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是支持的,我们就该依法按制度办事,既要让我们村的群众享受合法的权利,又要履行基本的义务。现在大家都习惯并遵守着这个制度。”荒田村党总支书记龚明芳说,2020年春节期间,荒田村少桥小组周某向村委会缴纳了1992年的耕牛款4000元,村干部在他名字后面打了一个大大的红“√”。

  通过4年严格有序的实践,“老赖”问题得以解决,原先103户失信浓户目前仅剩1户,收回烤烟烘烤各类拖欠款项12万余元,组织群众义务投工投劳9000余个。部分群众“等靠要”和“自由散漫”的社会风气得到根本扭转,“自强、诚信、感恩”的氛围日益浓郁。荒田村建立健全诚信机制实现社会治理有效的成功探索实践在全镇推广,周边乡镇也纷纷学习借鉴。镇村党组织的公信力得到进一步维护,干部群众对权利与义务辩证统一的认识进一步清晰,党的农村执政根基得到进一步巩固。(通讯员 李双冰)

  


[责任编辑: 巴菊媛]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