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大洋网评:留得青山在 不怕没未来
内蒙古新闻网  20-05-23 14:01  【打印本页】  来源:大洋网

  昨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非常时期,一份报告,万众瞩目。它,不只是一份“计划书”,更是一个风向标、一扇窗口、一个信号,承载了万千期待,被寄予殷切期望。“没有提出全年增速具体目标”“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一万余言,满满的“新闻点”;诸多“金句”更是暖心又提气。

  “留得青山,赢得未来”正是其中之一。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语出明代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其大意为,只要基础或根本还存在,就大有希望。如今,在“两会时间”,在如此特殊的历史节点,“留得青山,赢得未来”何以火速刷屏?

  因为实事求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各级政府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其实,整份报告最突出的特点,正是坚持实事求是。直面难题,保持清醒,对“发展任务异常艰巨”“风险挑战前所未有”等形势有深刻认识,不回避,更不搪塞,坚决遵循客观规律。正因此,从全年预期目标到具体举措,无不实实在在。“留得青山,赢得未来”正是直面挑战、实事求是的体现。

  因为执政智慧。留得青山,顾的是眼前,谋的是长远。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放水养鱼、让企业轻装上阵,就是为了守住“六保”底线,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可以说,在留得青山的背后,有“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的情怀,有放眼长远、不计一时得失的胸怀,是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是调控水平、执政智慧的体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诸多举措,均是如此。

  因为决心魄力。“留得青山,赢得未来”八个字,铿锵有力,提振精神,鼓舞士气,展现决心魄力!纵观政府工作报告,“坚决”“一定要”“必须”等词汇不胜枚举。这些词汇、“金句”强信心、暖人心,是一种坚定的宣示,展现出一股豪情。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不能缺了那股子气儿和劲儿。

  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只要留得青山在,何愁没有更美好的未来?

  文/广州日报评论员 夏振彬


[责任编辑: 杨晓丽]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