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31日是第33个世界无烟日,烟草危害已成为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我国有3亿多吸烟者,每年因吸烟相关疾病所致的死亡人数超过100万,因二手烟暴露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10万。
你曾经在哪一刻想过戒烟?后来复吸了吗?很多人不知道,其实烟草依赖也像糖尿病、高血压一样,是一种慢性、高复发性疾病,而不是一种行为习惯。如果仅凭意志力戒烟,也就是干戒,一年的成功率仅为3%-5%,多数人都需要经过10-14次的尝试才可能干戒成功。有效的戒烟药物可以帮助戒烟者减轻或缓解戒断症状,从而大大提高戒烟的成功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戒烟门诊负责人梁立荣带你掌握科学、轻松的戒烟办法。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与持续吸烟者相比,戒烟者的死亡风险明显降低。50岁以下戒烟者在戒烟15年后,死亡风险较持续吸烟者降低50%。
戒烟10年后,戒烟者患肺癌的发病风险降为持续吸烟者的30%-50%,如果持续戒烟,风险会进一步降低。
冠心病患者戒烟1年后,发生冠心病的风险大约降低50%;如果持续戒烟,风险会继续降低,戒烟15年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将降至与从不吸烟者相同水平。
戒烟可使再发心肌梗死或早死的风险降低50%或以上。
但这些好处都是建立在彻底戒烟的基础之上,只是单纯减少吸烟量并不可以降低吸烟的危害。研究发现,减少烟量者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以及所有相关疾病的风险并未出现明显降低,说明减少吸烟量并不能降低其发病和死亡风险。
戒烟从本质上来说会有一种被剥夺感,原来烦躁的时候可以用一根烟来打发,可是现在不行了,需要做额外的努力去克制自己,这个过程是很辛苦的。这些都意味着戒烟的人是非常孤独的,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孤独往往又是物质成瘾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想要一辈子不再吸烟这是一件非常有挑战的事。
根据《中国临床戒烟指南(2015年版)》中提到,戒烟一般要经历从“没有想过戒烟”到“完全戒烟”这样逐步递增的、阶段性的“成功”过程,历时5年最后才能最终成功戒烟。
戒烟是一辈子的修行,为了家人和自己身体的健康,愿有戒烟意愿但总是失败的烟民能够从容地找到“戒烟之道”。(工人日报记者 姬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