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专家学者驳斥“追责”“索赔”荒唐言行
内蒙古新闻网  20-06-11 17:34  【打印本页】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一些别有用心的政客和组织妄称,应就新冠疫情向中方“追责”“索赔”。对于这类言行,多国专家学者予以驳斥,认为这些转移视线的“甩锅”无理无据、荒唐不堪,所谓诉讼纯属恶意滥诉,有违基本法理,不得人心。

  转移视线,推卸责任

  专家学者们认为,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及时向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包括美国在内的有关国家和地区通报疫情信息,积极开展国际防控合作。美国一些政客肆意抹黑诋毁中国,是为了推卸自身抗疫不力之责。

  日本“继承和发展村山谈话会”理事长藤田高景高度评价中国在抗疫中的坚强领导力和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指出中国不仅有效控制了疫情发展,还快速将经验知识传授给世界各国,并提供医疗援助和物资。他认为,导致美国新冠病毒感染和死亡人数升至全球第一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自身的怠慢和疏忽大意。美方一些人有意通过攻击中国以掩盖自身责任。

  这是5月16日在埃及开罗国际机场拍摄的中国向埃及援助的抗疫物资。(新华社记者邬惠我摄)

  美国艾奥瓦州前众议员格雷格·丘萨克说,在经历初期的摸索后,中国政府采取迅速而适当的措施有力控制住了疫情。一些美国政客的言论是为了掩盖政府的无能。

  法国共产党全国执行委员会委员莉迪娅·萨马巴克斯表示,她坚决反对任何对中国污名化的言行,这些言行目的是通过“抹黑”中国来掩饰美国自身的问题。

  巴西里约热内卢州立大学国际关系系主任毛里西奥·桑托罗认为,一些政客对中国发出挑衅言论,企图将自身应对疫情犯下的错误转嫁到中国身上。这些言论违背道德,必须予以回击。

  古巴政治评论家利斯·奥利瓦说,美国一些政客的说法显然是撒谎,因为中国从一开始就一直在与国际社会分享有关新冠疫情的宝贵数据。出于国内政治算计,美国政府试图将其应对国内疫情不力归咎于其他国家。

  5月11日,在美国纽约布鲁克林一家医院外,医护人员准备将一名病人送入急诊。(新华社记者王迎摄)

  毫无根据,荒谬至极

  专家学者们认为,“追责”“索赔”之说,既无事实基础又无法律依据,更没有国际先例。如果要说追责、索赔,美国这些年来的很多行为对不少国家造成了巨大伤害,美国应该做出的赔偿将是天价。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郑永年说,国际社会是主权国家的社会,任何个人、社会团体或地方政府不可以起诉一个主权国家。所谓的对华“索赔”荒唐至极。

  新加坡《联合早报》副总编辑韩咏红撰文指出,从法律层面说,美国1976年出台的《外国主权豁免法》让外国政府在美国享有广泛的法律豁免权,因此针对中国政府的诉讼很难取得实效。

  美国智库凯托学会高级研究员道格·班多在《美国保守派》杂志网站撰文说,美国政府在全球范围内干预选举、策动政变、侵略制裁,美国还为了自己的利益误导和抛弃盟友。如果所有被美国伤害的人都起诉美国,赔偿金的数目将难以想象。

  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主席吉姆·奥尼尔在瑞士《财政经济报》网站撰文指出,思考今天这场公共卫生和经济灾难的国际对策时,人们自然会想起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那场危机始于美国的房地产泡沫。此后几乎没有人将这场极具破坏性的危机归罪于美国,尽管危机造成的伤疤仍清晰可见。

  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告破产,标志着美国次贷危机最终演变成全面金融危机。图为两名男子当天在位于美国纽约的雷曼兄弟公司总部大楼外拥抱,相互安慰。(新华社发)

  害人害己,阻碍合作

  专家学者们认为,美国部分人的荒唐言行既不利于本国疫情防控,也与当前国际抗疫合作背道而驰,他们应立刻停止叫嚣对中国的“追责”“索赔”。国际社会只有同仇敌忾、团结协作,才能早日战胜疫情。

  丘萨克表示,目前美国应该做的不是让这些“愚蠢”的政客去攻击别人,而是与中国和整个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协调合作。

  藤田高景指出,在全球范围内应对新冠病毒需要各国共同努力。然而,美国政府一些没有常识的利己主义举动超出想象,完全背离了正确抗疫方向。

  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斯卢茨基说,面对共同威胁,所有国家都应团结起来,而不是指责他人。

  萨马巴克斯表示,国际社会的当务之急是团结起来,将保护民众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积极开展广泛合作,制定有效政策,共同努力遏制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蔓延。(执笔记者:刘健;参与记者:王丽丽、熊茂伶、刘品然、姜俏梅、唐霁、任珂、桂涛、周星竹、李奥、吴丹妮、林朝晖)


[责任编辑: 胡浩]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