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校闹”划红线,要捆住“校闹”的手脚,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内蒙古新闻网  20-06-12 10:59  【打印本页】  来源:百度

  

  日前,北京市教委发布了《北京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明确9种“校闹”行为,北京市将探索通过联合惩戒机制,对实施“校闹”的人员进行惩戒。(6月11日《中国青年报》)

  《办法》明确9种“校闹”行为,等于给校闹划了9条红线,让大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目了然哪些行为是“校闹”,哪些红线触碰不得。触线必遭严惩。

  此次出台的《办法》很全面,不仅有“堵”,还有“疏”。例如,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有解决路径,还有救剂途径,很实用,操作性强,针对性很强。这九种“校闹”行为都是近年来校闹常用的技俩。因此,《办法》的出台,对广大学校来说,很及时、很必要的好声音。

  不过,不要以为有了很完善的《办法》,就能一劳永逸根除“校闹”的顽症,其实不然,我们还有许多功课要做。

  首先要让孩子和家长人人熟知《办法》。可以把《办法》作为家长和孩子入学的第一课,给家长和孩子讲明白,说透彻。就像我们每个人拿驾照前,都要经过培训学习,知道闯红灯、超速、非法占道等不可违,否则将被扣分罚款。同样,只有家长和孩子学习了《办法》,才会知道哪些行为属于“校闹”,受到什么处罚,这样才会对《办法》怀有敬畏之心,知道出了事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其次,预防的意识要加强。学校要树立预防第一的意识,千莫别以为有了《办法》后腰杆可以硬了,从而放松安全这根弦,这种麻痹思想要不得,更要在校舍、场地、消防、食品安全和传染病防控等事项加强监管,堵住每一个可能发生的漏洞,做到零事故,不给“校闹”任何闹的理由。

  还有,部分教师的素质待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受各种思潮影响,诱惑也多,一些教师的素质不高,事实证明,正是由于一些教师出于各种目的体罚学生,引起的“校闹”事件不在少数。因此,对教师进行思想甄别和教育势在必行。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最关键的还是在执行。对于“校闹”中实施的违法违规行为,应坚决依法予以惩处,坚决打击,不给“校闹”一丁点存在的土壤,还校园一片净土。


[责任编辑: 王美花]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