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 正式实施!一文看懂《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
内蒙古新闻网  20-07-02 12:07  【打印本页】  来源:搜狐网

  2019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下称社区矫正法)经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并将于2020年7月1日起施行。

  《社区矫正法》是部什么法律?

  《社区矫正法》有哪些内容?

  《社区矫正法》的出台对社会有什么意义呢?

  下面由我“海普”(海口普法卡通形象大使)带您了解一下。

  一、立法背景

  社区矫正执行刑事判决、刑事裁定和暂予监外执行决定,是在党中央和国务院正确领导下,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非监禁刑事执行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制度。

  二、原则目标

  社区矫正工作原则和目标为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了基本准则,指明了努力方向,是社区矫正工作的行动指南。《矫正法》明确社区矫正的工作目标就是消除社区矫正对象可能重新犯罪的因素,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成为守法公民。

  一

  坚持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相结合原则

  监督管理是指:要严格依法执行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报到、会客、请销假、迁居等各项监管措施,创新监督管理方式方法,依法运用通讯联络、信息化核查、电子定位等现代科技手段加强监督管理,避免发生脱管、漏管,防止重新违法犯罪。

  教育帮扶是指:要不断完善教育帮扶的措施方法,加强思想教育、法治教育、社会道德教育,组织参加公益活动,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开展丰富多样的帮扶活动,促使其顺利回归社会,成为守法公民。

  二

  坚持专门机关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的原则

  社区矫正是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下,在不影响矫正对象正常工作、生活的前提下开展的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活动,仅靠专门机关的力量是很难实现社区矫正的目的。只有将专门机关与社会力量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相互补充,形成整体合力,才能将社区矫正工作搞好,实现社区矫正工作的目标。

  三、将试点经验上升为法律制度

  ●一是在总结各地普遍建立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司法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明确规定: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社区矫正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社区矫正工作,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社区矫正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本保证。

  ●二是在总结吸收各地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社区矫正信息化水平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将“国家支持社区矫正机构提高信息化水平”写入总则,还就信息化核查、使用电子定位装置等作出专门规定,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提供了法律依据。

  ●三是在总结吸收各地社区矫正工作充分依靠基层组织和社会力量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经验基础上,明确规定:社区矫正机构应当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情况,为其确定矫正小组,负责落实相应的矫正方案。把矫正小组作为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抓手,以矫正小组为依托,坚持专群结合,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动员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社区矫正工作中来。


[责任编辑: 王美花]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