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
《社区矫正法的实施办法》
正式施行
《社区矫正法》
作为我国第一部
全面规范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
都规定了什么呢?
是不是很复杂?
那来张思维导图吧!
人民检察院在社区矫正中扮演什么角色呢?
《社区矫正法》第8条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对社区矫正工作实行法律监督。
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非部门规章、文件通知等)规定的权限、程序和规范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
人民检察院具体如何依法监督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法》这么规定:
(一)对社区矫正法律文书及社区矫正对象交付执行实行法律监督。(第20条)
(二)社区矫正对象迁居等原因需要变更执行地实行法律监督。(第27条)
(三)对社区矫正对象减刑实行法律监督。(第33条)
(四)受理社区矫正对象的申诉、控告和检举,维护社区矫正对象的合法权益。(第34条)
(五)对社区矫正终止执行实行法律监督。(第44条、第51条)
(六)对社区矫正对象收监执行实行法律监督。(第46条、第48条、第49条)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这么规定:
(一)对社区矫正决定机关、社区矫正机构或者有关社会组织的调查评估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二)对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决定或者批准暂予监外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三)对社区矫正法律文书及社区矫正对象交付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四)对监督管理、教育帮扶社区矫正对象的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五)对变更刑事执行、解除矫正和终止矫正的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六)受理申诉、控告和举报,维护社区矫正对象的合法权益;
(七)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对社区矫正实行法律监督中发现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可以立案侦查直接受理的案件;
(八)其他依法应当履行的职责。
说到这里
大家知道社区矫正是什么了吗?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刑罚执行对应的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有关部门、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进其顺利融入社会的刑事执行活动。
所有罪犯都适用社区矫正吗?
NO!并不是所有服刑人员都适用社区矫正的,社区矫正对象大部分都是缓刑犯,这部分人一般都属于初犯、偶犯、过失犯,犯罪情节较轻,也有悔罪表现,进行适度监管和有针对性的矫正措施。
具体是以下四类罪犯才适用
请输入
1.判处管制的罪犯
2.宣告缓刑的罪犯
3.宣告假释的罪犯
4.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
社区矫正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呢?
社区矫正工作坚持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相结合,专门机关与社会力量相结合,采取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有针对性的消除社区矫正对象可能重新犯罪的因素,帮助其回归融入社会,成为守法公民。
供稿:叶黔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