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花开新边疆】林芝市久巴村:草莓铺满致富路
内蒙古新闻网  20-08-18 20:36  【打印本页】  来源:中国日报网

  “真没想到这里能建设得那么好。”游客魏先生对久巴村赞不绝口。

  宽阔平坦的街道旁林立着一栋栋独门独院的二层小楼,家家户户门前院内鲜花盛开,很难想象这里是西藏的农村。

  久巴村村貌

  久巴村内鲜花盛开

  久巴村是林芝市远近闻名的富裕村,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近四万元。

  跟着村民的脚步,记者来到一片整齐的塑料大棚,大棚里都是正在培育的草莓幼苗,草莓正是久巴村的致富“法宝”。

  

  久巴村的草莓大棚

  “以前家里种青稞,一亩地的年收入也就四五百块钱,如今一个草莓大棚一年最少也能赚2万块钱。”久巴村的第一书记多布杰介绍。

  海拔3000多米的久巴村是怎么想起种草莓的呢?

  这要从十多年前说起,村里试种过西瓜、冬瓜等很多作物都收益不佳。直到2007年广东省第五批援藏干部来到这里,带领村民去四川、广东考察,引进了草莓种苗,还专门派技术人员手把手地帮助村里建起了草莓大棚、传授草莓种植技术。

  “刚开始村民对于种植草莓很怀疑,我们村里的党员一边给村民做思想工作,一边发挥带头作用先种起了草莓,草莓的大丰收一下子就让村民动心了,慢慢地家家户户都种起了草莓。”久巴村第一书记多布杰说。

  久巴村妇女在种植园内采摘草莓

  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久巴村的草莓又大又甜,村里草莓飘香,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品尝草莓。久巴村也顺势发展起了旅游业,“草莓在市场上售卖基本40元一斤,温室采摘50元一斤。”村委会主任旺堆说。

  久巴村的草莓

  游客们自己进到大棚里采摘草莓,再到村民家里品尝藏族的特色小吃。每到夏季旅游旺季,旅游公司都会统一给村上的每户每月支付2500元工资。

  满载游客的旅游大巴驶入久巴村

  冬季农闲之时,妇女们又在乡里的茶馆忙了起来。

  “男人出去跑运输,女人在家种草莓,忙茶楼,现在村内人人都找活干不愿闲着,过上幸福生活的村民变得更加勤快了。”久巴村第一书记多布杰说道。(记者:王雨曦 曹梓楠 徐锟)


[责任编辑: 张燕]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