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品尝螃蟹,大快朵颐的季节了。安徽省针灸医院专家王颖提醒,螃蟹虽好,但老人与幼儿、过敏体质者等7类人群却不适合吃螃蟹。
01
七类人不宜“大快朵颐”
老人与幼儿:老人的消化系统脏器功能衰退、幼儿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善,消化能力都较差,所以不宜大量食用螃蟹。
过敏体质者:螃蟹中含有的特异蟹蛋白,会导致食用者出现过敏的症状,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有的食用者还会引起荨麻疹或哮喘。此外,患有皮炎、湿疹、癣症等皮肤疾病的人也要慎食,因为吃蟹可能会使病情恶化。
心脑血管病人:蟹肉与蟹膏中的胆固醇含量很高,冠心病、动脉硬化症、高血压、高血脂症的患者,大量食用后可能会引致胆固醇增高,加重心血管病的病症。
痛风患者:螃蟹属于高嘌呤食物,它会导致尿酸增高,从而加重痛风患者病情。嘌呤代谢异常或者痛风患者一定要远离螃蟹,更不能尝试螃蟹加啤酒,否则极易引发痛风。
孕妇:孕妇应少吃或不吃螃蟹,螃蟹虽鲜美可口、营养丰富,但它属于性寒食物,孕妇吃多了会伤脾胃,影响胎儿吸收营养,所以建议可适当少吃一些。
伤风感冒者:伤风发热、腹泻者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高蛋白的蟹肉不易消化吸收,吃后易使感冒难愈或使病情加重。
脾胃虚寒的人:螃蟹性寒,吃后容易引起腹痛、腹泻或消化不良等症状。另外,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最好也不要吃螃蟹,因食后易使旧病复发或病情加重。
02
健康“品蟹”可以这样做
当然,螃蟹也并没有那么“可怕”,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等,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如何正确吃螃蟹呢?王颖给出了正确“品蟹”攻略。
螃蟹要蒸熟煮透,生蟹不要吃:虽然目前螃蟹大都是水养产品,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细菌和寄生虫,生吃醉蟹或腌蟹,很容易把蟹体内的病菌或寄生虫吃到肚子里,怎么会不生病呢?蒸熟煮透了再吃,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
蟹要现蒸现吃,不要存放:一次吃不完,剩下的一定要保存在干净、阴凉通风的地方,吃时必须回锅再煮熟蒸透。
螃蟹四个部位不能吃:蟹腮、蟹心、蟹胃、蟹肠。
此外,吃螃蟹时,喝点白酒或黄酒可以驱寒基本已经成为常识,但需要注意的是,吃螃蟹时,一定不要喝啤酒,否则会使胃寒的情况加重。
【延伸阅读】
公蟹和母蟹哪个好?
一般来说,公蟹比母蟹大一些。对于河蟹、青蟹和梭子蟹而言,母蟹的最佳食用时间是9月份,此时正是黄满肉厚的时候;而10月是公蟹的最佳食用时间,这时的公蟹膏足肉坚。
深秋初冬是大闸蟹、青蟹丰收的季节,既好吃又便宜,可以好好享受一番。
(据科普中国、《市场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