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平衡度秋季 秋冬养阴多吃温润食物
内蒙古新闻网  20-09-23 16:19  【打印本页】  来源:包头晚报

  一转眼,秋分将至,秋分之后,秋季就真正开始了。安徽省中医院专家周大勇提醒,养生也要顺应时节,遵守“阴阳平衡”的原则,更好地调养身体。

  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如今天气转冷,如果人体抵抗力差,不适应气候变化,寒邪之气就会刺激皮肤和呼吸系统,引起感冒。人在感冒时,抵抗力通常都会下降,如果感冒严重,还容易罹患其他疾病。有些末梢血液循环较差、体温调节能力弱的人,比如偏瘦、体虚的人以及老年人等,在秋分时节容易手脚冰凉。

  周大勇提醒,平时一定要随着气温的降低及时添加衣物,尤其老人、孩子和体质虚弱的人,更要注意保暖,天冷的时候,可以把外套、帽子、手套、口罩等穿戴好,防寒保暖。除非是天气热或是到了温暖的地方,否则不要轻易因为心里烦闷、紧张、潮热或是运动后身体发热就立即脱去御寒的衣物。

  秋冬养阴,多吃温食

  随着天气渐凉,容易出现疲软、困乏等情况。为摆脱这种“秋乏”,最好在晚上10时前睡觉,早睡早起,适应“秋冬养阴”的原则,能够使人体尽快适应季节变化,保持充沛精力。

  日常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

  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种花色多样,都是此时调养佐餐的佳品。周大勇建议,坐班族不妨在办公桌或者卧室床榻边放一些吃剩的橘子皮,让人神清气爽,也能清除污浊的空气,美化室内环境。从中医角度来说,橘子具有的芳香味,可以化湿、醒脾、避秽、开窍。

  秋日登高,切忌逞能

  秋日登高,空气清新,大气中的浮尘和污染物较少,负离子含量高,对身心健康尤为有益。此外,登高能使人的肺通气量和肺活量明显增加,血液循环增强,脑血流量增加,达到增强体质、防病治病的目的。

  周大勇提醒,登高时,要沉着,速度要慢,以防腰腿扭伤;下山不要走得太快,以免膝关节受伤或肌肉拉伤。登高过程中,应通过增减衣服来适应温度的变化;休息时,不要坐在潮湿的地上和风口处;出汗时可稍松衣扣,不要脱衣摘帽,以防伤风受寒。登高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肺气肿、支气管炎的人来说,应慎重;代偿功能不佳者,不要勉强登山,以免发生意外。

  延伸阅读〉〉〉秋季养生,如何做好“秋收”工作?

  秋天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期。因此,秋季养生,无论从情志、饮食、起居等方面都要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以养收为总的原则。具体来说,有下面几个要诀:

  忌悲。中医理论认为,秋天对应的脏器是肺,悲伤容易伤肺。反过来,肺气虚了,机体的耐受能力下降,也易产生悲伤的情绪。所以,秋天自我调养要做到内心宁静舒畅,切忌悲观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尽量收敛神气、平和心态,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食酸。《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就是说酸味能收敛肺气,辛味则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辣食物,适当多吃酸味的果蔬。

  秋冻。秋天早晚温差大,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这时不宜立刻增加衣物。秋天微寒的刺激,可提高大脑的兴奋性,使皮肤代谢加快,机体耐寒能力增强,更能适应即将来临的冬季。当然,“秋冻”也要适度且因人而异,不能冻得打寒战,老人和孩子则要注意保暖。

  贴秋膘。民间有“贴秋膘”一说。贴秋膘最常吃的是炖肉。不过,一来现代人普遍饮食热量偏高,二来很多人本身体重就超标,所以贴秋膘一定要适度,不宜大吃大喝,特别是少食肥甘厚味。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