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我只想来乌兰浩特打卡!
内蒙古新闻网  20-10-02 00:11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红城乌兰浩特市,科尔沁草原腹地的明珠,兴安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她给大多数人的印象,是光荣的历史和红色的记忆。如今,绿水青山宜居宜游成为她的另一张名片。

  修复矿坑、恢复植被、塑造生态水系,让城市融入自然,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好,生态优势也开始逐渐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让城市融入自然,这样的理念和实践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在天骄天骏生态旅游度假区网红打卡点,姑娘宛如从仙境里走出来

  经过一年多的运营,2019年7月21日开园的乌兰浩特天骄天骏生态旅游度假区梯田里,鲜花摇曳、水雾氤氲、游人如织。

入“仙境”的游客

  “啊,啊,啊……”随着人们高低起伏的喊声云影水麦的水柱高低起伏。乌兰浩特市天骄天骏生态旅游度假区里,大人小孩无不想喊上一嗓子,看看自己能喊出多高的水柱。

鲜花如海

  水麦的周围,阶梯式的花田层层递进,一层粉色的格桑花,一层如火的向日葵,一层紫色的马鞭草……层层叠叠宛若花的海洋。花海中可见32个蓄水池,进行雨水储存,用来浇灌花株。

水瀑

  走在云花溪谷,仿佛置身仙境。景区运用加湿器原理让水面泛起水雾,木桥上的人如同画中走出来一般。绝美的景色使得这里成为网红打卡地。

阶梯式花田

  殊不知这里曾经是这座城市的“伤疤”——20世纪以来,天骏山一直是乌兰浩特市的重要采石点,长期开山炸石形成了12座废弃矿坑,水土流失,山体裸露,植被覆盖率低。

  

  一个城市的水生态有多重要?水是万物之源,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源基础、重要载体和显著标志。只有水生态建设好了,才能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游客坐着摇摇椅在树下乘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乌兰浩特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中,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找准治理和修复靶向,统筹推进河道整治、滩涂治理、水生态修复、堤防建设和水土保持建设等重大工程,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

义勒力特镇敖包山嘎查敖包山的稻田

  “老百姓原来看不见山、看不见水,我们就要做到‘显山露水’——显的是罕山、阿吉奈山、天峻山,露的是洮儿河、归流河。”乌兰浩特市委书记马焕龙说。

游客在花海中拍照留念

  2017年,乌兰浩特市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城市双修”(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城市。借助转型机遇,乌兰浩特市以天骏山为重要抓手,大力推进生态修复治理,并推进旅游融合,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社会优势。

洮儿河水利风景区一角

  “天骄天骏生态旅游度假区完全利用了采石坑建设,让老百姓从‘挖山人’变成了‘守山人’。度假区种植了53个品种510亩花田,以格桑花为主。”乌兰浩特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副局长任建飞说。

洮儿河水利风景区内的戏台

  天骏山生态修复是乌兰浩特市水环境综合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乌兰浩特市贯彻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全力推进山体修复、河道修复、绿化提升等重点项目,不断上演城市面貌的华丽变身。

鱼稻共生系统

  在义勒力特镇站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敖包山嘎查敖包山的稻田观光台上,放眼望去,正东100米处,一片绿油油的稻秧随风摇曳。“这里的用水方式为按需浇水,这样可以减少往洮儿河的排水量,减少面源污染。并且这里鱼稻共生,看鱼的生存状态就可以得知水质如何。全市如今这样的稻田达到15.12万亩,其中鱼稻共生将近3万亩,且不产生尾水。”乌兰浩特市水利局局长许忠敬介绍。

  在乌兰哈达镇稻花村的洮儿河畔,昔日垃圾遍地的沙坑,通过生态修复治理,变成了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神骏湾生态度假区。景区内有阳光沙滩、游船码头、戏水项目,成为市民避暑的首选之地。“到今年为止,我们连续3年在洮儿河畔种植了95万株芦苇,用以吸收水体中的氮磷,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许忠敬说,“这里达到了三类水的标椎,现在环保局每周来取一次样水做检测。”

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兴安盟水稻科研基地袁老办公室

  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看上了这里无污染的水、黑土与纯净的空气,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兴安盟水稻研学基地在这里成立。

观光水稻一景

  生态好转后,当地百姓开始吃上“旅游饭”。59岁的稻花村村民彭殿启如今是神骏湾生态度假区的工作人员,月工资2800元。这里优先安排当地村民就业,如今已经有45个村民成了拿工资的员工。

天骏山

  如今的乌兰浩特市,河域管护向纵深化、精细化推进,全市水环境、水生态健康恶化状况得到全面遏制,且呈现出系统性好转,逐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

  “老百姓说,我们乌兰浩特终于有了这样一个地方。我觉得这就是老百姓的获得感,因为他说的不是‘你的’,他说的是‘我的’。”马焕龙说,“我们下一步还是要朝着这个方向,让‘水’不仅造福地方百姓,还造福国家。”

灌溉花田

  记者补记: 

  当工业文明带来的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极端气候、生物物种锐减等问题不断加剧时,人们愈来愈清晰地认识到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不解决好水的问题,就无法克服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

  近些年,素有“红城”之称的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下大力气破解生态环境问题,推动革命老区转型升级,使其成为一座生态宜居的绿色新城。

  为确保一江清水永续东流,2017年,乌兰浩特市借助“城市双修”的转型机遇,以天骏山为重要抓手,大力推进生态修复治理。在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中,该市尊重自然原貌,尽量减少人为干预,进行适度修复,通过打造水生态景观、提升灌区排水入河口水质工程、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等一系列措施,让红城大地全面展现了“碧水映蓝天、河湖抱红城、清波照乡村、水染山川秀”的美丽景象。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张慧玲部分图片和视频由乌兰浩特市水利局提供)


[责任编辑: 滕玲玲]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