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管理到位、生产经营规范、标准程度高,上周,辽宁电视台《食安辽宁》栏目组来到鞍山千山区,专门录制千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管辖范围内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给全省小作坊打样。
千山区甘泉镇英城村的利德豆腐坊生产的豆制品美味可口、干净卫生,颇受当地老百姓青睐。走进他家的加工间,设备光亮如新,《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规整地张贴在墙上。老板李云刚说,现在他家一天能生产500公斤左右豆制品,仍然供不应求。可就在一年多以前,利德豆腐坊却不是这样。
那时候墙面黑、设备陈旧、管线交叉无序,更没有管理制度,一天只能做50来公斤豆制品。千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来检查时,指出了豆腐坊的诸多问题。当时李云刚有畏难情绪,觉得改造难,还不一定有什么用。工作人员多次上门,耐心指导李云刚逐一将原料库、磨浆间、点卤间、成型间的地面、墙面、管线进行设计改造,把部分工具、设备设施更换成白钢制品,并完善了《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从那时起,利德豆腐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环境改善了,产量提高了,效益翻倍增加,很快又添了新设备。
利德豆腐坊只是千山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一个缩影。一段时间以来,千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全面推进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规范化建设工作,持续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坚持法规及食品安全培训,督促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全面落实公示、档案管理、台账管理、进货查验、标签标识管理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和现场指导,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主动将服务前移,对不具备食品生产加工条件的小作坊进行规范指导,帮助升级改造。
截至目前,千山区现有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80余家,90%已完成提升改造。这一次,以利德豆腐坊为代表的食品安全示范店被辽宁电视台报道,更促进了千山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加强改造和提质升级。(首席记者 杨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