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发展检察论坛今天在浙江省湖州市召开,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副主任肖玮在会上发布检察机关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发展典型案例(第三批),为各级检察机关特别是长江沿线省市检察机关开展相关办案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引。
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共16件,其中涉及长江渔业资源保护案件6件、长江流域水污染治理案件7件、长江沿线矿山治理案件2件、长江流域大气污染治理案件1件。持续聚焦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资源安全,共抓大保护,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统筹考虑水、土壤、大气的有机联系,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种生态要素的协同治理。其中,刑事案件4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2件、行政公益诉讼案件9件、民事公益诉讼案件1件。
肖玮介绍,践行“双赢多赢共赢”理念,强化协同共治,才能凝聚保护合力。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检察院办理的姚某某等污染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受污染的河道流经苏浙沪三省市,最高检、公安部、生态环境部联合挂牌督办,检察机关三级联动,共护水域生态安全。在统筹推进上下联动同时,检察机关不断加强与行政机关、社会组织的协作联动,凝聚保护合力,并通过跨区域协作,构建长江上下游生态环境资源协同保护机制。
检察机关在办好案件的同时,还注重综合发挥检察职能,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做好案件办理后半篇文章。重庆市万州区检察院办理的曹某某等污染环境刑事公诉案,检察机关与环保部门协作,开展专项整治,推动出台危险废物规范化处置管理办法,促进危险废物综合治理。记者采访了解到,这个案例也是通过适用禁止令的方式加强犯罪预防,在缓刑考验期内禁止被告人从事相应生产经营活动,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司法保障。
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强调持续坚持长江经济带发展创新驱动,提升司法保护水平,还涉及建立健全“河长+检察长”协作机制,突出以检察技术创新、专家“外脑”辅助等方式提升工作专业化水平的案例。(记者 闫晶晶 李春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