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 做好山水田文章(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内蒙古新闻网  20-12-16 11:12  【打印本页】  来源:人民日报

  三明市沙县,山水相依,林城相融。近年来,沙县通过规划建设绿色空间,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陈霖摄(影像中国)

  游客在三明市泰宁县上清溪景区乘船游玩。近年来,泰宁县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游客接待量连年增加。本报记者张武军摄

  三明市将乐县金溪河畔森林茂密,良好的自然环境吸引鸟类前来栖居。杨长新摄(人民视觉)

  孩童在三明市泰宁县上青乡崇际村口的广场上玩耍。崇际村大力推进道路绿化、河流治理,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本报记者张武军摄

  在青山环抱中,三明市宁化县蛟湖小镇美不胜收。当地依托良好的自然环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邓青摄(影像中国)

  1997年4月11日上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调研。和乡亲们站在村口,望着眼前的山水,他殷殷叮嘱:“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

  20多年来,三明人牢记嘱托,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这幅山水画画得越来越动人:三明森林覆盖率达78.73%,是全国最“绿”的地级市之一;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每年都保持在98%以上;全市流域水质处于福建首位,在全国也名列前茅。

  行走三明,山清水秀,林海莽莽,作为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三明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一方面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业企业节能减排,提升效益;一方面促进新兴业态加速发展,文旅康养渐成品牌,带动百姓增收。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三明擦亮绿色底色,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这里的成功实践,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写照。


[责任编辑: 白静]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