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智利小镇的“中国姑娘”——洛蕾托·约斯的汉语情缘
内蒙古新闻网  20-12-20 18:35  【打印本页】  来源:新华网

2019年10月11日,洛蕾托·约斯在智利南部纽夫莱大区基里韦小镇家中。新华社发(豪尔赫·比列加斯摄)

  17岁的智利女孩洛蕾托·约斯住在首都圣地亚哥以南400多公里的小镇基里韦。她有个中国名字:星美菱。

  去年8月,洛蕾托获得第12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大赛智利赛区第一名的消息和大幅照片登在当地报纸上后,她就开始被邻居们和就读的圣尼古拉斯中学的同学亲切地叫做“中国姑娘”。

  2019年10月11日,洛蕾托·约斯在智利南部纽夫莱大区的圣尼古拉斯中学利用课外时间教授低年级学生汉语。新华社发(豪尔赫·比列加斯摄)

  洛蕾托接触汉语缘于一个偶然的契机。13岁时,她无意间下载了一个学习汉语的手机应用软件,惊喜地发现了一个新世界,情不自禁地开始了自学。

  中国的汉字、艺术、文化、哲学之美令洛蕾托着迷。“从第一次接触中文起,就爱上了这门语言。对我而言,学习汉语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洛蕾托说,心情烦躁的时候,总是愿意上网看看中国传统舞蹈。“任何与中国有关的东西都能帮助我静下心来,无论是学汉语,还是听中国音乐。”

  2019年10月11日,洛蕾托·约斯(右二)在智利南部纽夫莱大区的圣尼古拉斯中学利用课外时间教授低年级学生汉语。新华社发(豪尔赫·比列加斯摄)

  圣尼古拉斯中学从2010年起开设汉语课程。校长维克托·雷耶斯说,2010年,汉语课招到34名学生,2019年,已经超过400人。在校任教的中国老师,也从1名增加到了3名。

  洛蕾托的汉语老师杨澜对记者说,洛蕾托对汉语的兴趣特别浓厚,对中国抱有的感情“特别令人感动”。为“汉语桥”备战的日子里,她几乎没有休息过,就是休息日、假期,也要乘坐单程2小时的巴士去找汉语老师纠音、辅导。

  去年赴中国参加“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总决赛,是洛蕾托第一次离开智利。洛蕾托说,在中国的近三周时间里,经历了太多的新鲜感受,对中国饮食从不适应到喜爱,参赛的心情从紧张和不自信慢慢调整到镇定自若。“回到智利后,我只想更好地学习汉语。我的思维大大拓宽,目标只有一个——中国。”

  2019年10月11日,洛蕾托·约斯(中)在智利南部纽夫莱大区的圣尼古拉斯中学的课堂上学习汉语。新华社发(豪尔赫·比列加斯摄)

  洛蕾托除了跟老师学习汉语,还参加了学校的导师项目,在三年时间里,每周五下午拿出两小时为小学四、五年级的孩子教汉语。在课上,她不仅教8个小学生“一个西瓜大又圆,两个苹果脆又甜”的汉语儿歌,还经常同他们谈梦想。她的经历鼓舞了孩子们。10岁的何塞罗说:“我的梦想是做个翻译,以后在智利教汉语。”

  今年12月15日是中智建交50周年。洛蕾托说,两国之间的友谊为学生们的交流带来很多机会,自己作为一个中国的“超级粉丝”,感到“非常开心”。

  今年11月,洛蕾托高中毕业。明年,她计划利用争取到的奖学金赴中国求学。

  雷耶斯说:“学习汉语非常重要,具有战略意义。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智利最大的贸易伙伴,学好汉语相当于为智利的孩子们打开了未来世界的一扇门。”(新华社记者 尹南 张笑然)


[责任编辑: 雒扬]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