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杂志:一百年前,毛泽东那次决定中国命运的选择
内蒙古新闻网  21-02-18 20:13  【打印本页】  来源:《求是》

  100年前的1921年阳历新年,湖南长沙,大雪纷飞。十几个年轻的知识分子,踏着五四先进文化催生的救国潮流,来到潮宗街文化书社,召开新民学会长沙学员新年大会。

  会议是在一个并不起眼的小房子里召开的,但讨论的话题却是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方法和目的。28岁的毛泽东在会上作了两次发言。这两次发言,后来以《在新民学会长沙会员大会上的发言》为题,收入《毛泽东文集》第一卷,作为全书开篇。

  毛泽东在发言中说:我赞成用俄国式的革命道路,这是诸路皆走不通了新发明的一条路。他还比较了社会民主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方法,认为“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即所谓劳农主义,用阶级专政的方法,是可以预计效果的,故最宜采用。”

  把这篇发言作为《毛泽东文集》的开篇,是因为它标志着毛泽东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道路。实际上,在一个月前,毛泽东给在法国的新民学会会员蔡和森、萧子升等写了一封长信,信中明确表示:深切赞同蔡和森用俄国式革命的方法来改造中国的主张,而不同意萧子升等用温和的革命、教育的方法的主张,“我觉得教育的方法是不行的。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毛泽东的这封信,后来作为开篇收入《毛泽东书信选集》。

  “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毛泽东用形象的十个字,概括了近代以来仁人志士探索民族复兴之路苦涩的心路历程。中国的出路在哪里呢?

  1899年2月,上海广学会出版的122号《万国公报》上第一次出现了两个对中国人来说还很陌生的名字,这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而后,一批介绍马克思社会主义学说的日文著作相继被译成中文,在上海出版。这时的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学说,还仅仅是作为一种新思潮被介绍。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场持续四年的战争把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社会矛盾以更尖锐的形式清楚地暴露出来。大劫后的满目疮痍、经济的萧条和社会的动荡,使那些曾经醉心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中国知识分子大失所望。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就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黑暗中苦苦求索时,1917年,俄国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劳农政府,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理论学说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它像一缕新世纪的曙光,照亮了暗夜中国的前程。于是,走俄国革命的道路,成为那时一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鲜明主张,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也因此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一种重要的新思潮。

  1918年11月,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在天安门广场发表了题为《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的两次演说。李大钊热情洋溢地告诉世人: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民主主义的胜利,是社会主义的胜利。

图为《毛泽东文集》第一卷作为开篇收入的毛泽东在新民学会长沙会员大会上的发言。

  那天,在李大钊讲演的现场听众中,就有25岁的湖南青年毛泽东。也就是从此以后,毛泽东开始具体了解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阅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毛泽东后来对斯诺回忆说,当时阅读了《共产党宣言》、考茨基的《阶级斗争》、柯卡普的《社会主义史》这三本书,对他影响很大,建立起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1921年的夏天,包括毛泽东在内的十几个年轻人,拿起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武器,以改天换地的气概,在上海悄悄揭开了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一幕——成立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红色航船就这样启航了……

  这艘小小的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在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中,越过激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今天已经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

  记者手记:

  100年前,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创建了中国共产党。这样的选择,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改变了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

  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它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阶段新征程,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记者 宗 言


[责任编辑: 张燕]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