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政协工作,从这两个“Zi”开始
内蒙古新闻网  21-03-05 09:58  【打印本页】  来源:新华网

  早春三月,全国两会如约而至。许多朋友注意到,政协大会的文件和新闻报道中,常出现两个提法——“建言资政”或“建言咨政”。那么,“资”和“咨”,这两个“Zi”,哪个才对呢?

  3月3日,出席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正在报到。新华社记者刘开雄摄

  实际上,“建言资政”或“建言咨政”,本身都正确,但又有不同

   “建言资政”中的“资”,有帮助之意,是对政协履职中通过调查研究、协商活动、提案、大会发言等形式,对党和国家事业提出意见建议的总体工作而言,多用于谈宏观工作。《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请品一品,是不是这个意思?

   “建言咨政”中的“咨”则更多有协商、谋划的涵义更多用于具体工作。比如,政协围绕某一主题开展的协商活动或委员通过提案提出意见建议,一般不应称为“建言资政”,而应称为“建言咨政”。

  2月24日,全国政协委员江尔雄在福建省台联办公室里修改提案。新华社记者许雪毅摄

  不论是“建言资政”或“建言咨政”,关键词都有“建言”二字,都含有“协商”之意,这正是人民政协的重要职责和鲜明特色

  关于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召开的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上有深刻论述——

  “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

  可以说,专门协商机构综合承载了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体现了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独特作用。“建言资政”和“建言咨政”,“资”和“咨”的相得益彰,让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特点和优势发挥得更加充分

  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新华社记者李贺摄

  政协是一个讲意见、提建议的平台,参政不行政、建言不决策、监督不强制,主要通过协商发挥作用,这种作用不是靠“说了算”,而是靠“说得对”。要在与时俱进中推动政协工作发展进步,履职能力水平不断提高,使得协商议政过程成为思想引领、宣传政策、释疑增信的过程,从而广泛汇聚起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正能量。

  说到这里,这两个“Zi”的深意,你读懂了吗?

  记者:林晖、魏玉坤

  编辑:刘媛媛


[责任编辑: 魏佩]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