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深圳3月5日电(孙倩文)显示领域技术如何做到不断追赶超越?核心器件、材料和装备如何不受制于人?市场拓展如何适应新的全球经济格局?近日,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李东生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新型显示技术方面,企业要靠技术创新来驱动,加强产业链的配套能力。同时,企业要加强全球化布局,提升全球化经营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李东生。新华网发
谈创新:加速从“显示大国”变成“显示强国”
李东生指出,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新型显示整体产值已超过4000亿元。但在新型显示技术方面,我们要从“显示大国”变成“显示强国”,还需要努力。
在他看来,新型显示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市场的扩张,更多要靠技术创新来驱动,另外还要加强产业链的配套能力。为此他建议,一是加强产业顶层设计;二是支持产业链延伸拓展,构建完整高效的供应链体系;三是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四是支持行业开展国际交流。
针对新型显示领域未来的发展格局,李东生认为,已形成规模的OLED(有机电激光显示)领域,在中小尺寸(特别是手机)领域的渗透率将会进一步提高。在这个领域,国外企业依然占有较大优势,中国企业仍在追赶中。但未来几年OLED将会有一个技术突破的机会,即OLED的生产工艺从蒸镀改为喷墨打印的印刷工艺。喷墨打印工艺将大幅降低损耗,同时对温度、环境要求较低,未来将会取代一部分液晶高端产品的市场。
“‘十四五’期间,中国企业在液晶显示领域的优势将进一步提高。”李东生说,“在下一代新型显示技术开发方面,我们正在努力赶超。”
谈竞争力:企业要加强全球化布局
对于中国企业加速全球化的问题,李东生认为,中国制造业具备比较优势,建议“走出去”,将这种优势扩展到全球市场。对此,李东生建议,首先要重塑和完善内循环产业链。其次,要帮助国内企业提升全球化经营能力。
近年来,TCL不断加强全球化布局,投资建设海外工厂。据TCL方面数据显示,2020年TCL海外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出口收入达111亿美元,同比增长23.6%。
“在海外建工厂,能够带动大量装备出口。”李东生介绍,海外营收是基于在全球建立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实现的,而出口方面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制成品出口,第二类是核心器件、材料和装备的出口。现在TCL大部分海外销售占比是第二种方式。
据计算,TCL在海外每销售(当地制造销售产品)100美元,大概能带动60美元的国内核心器件和材料的出口。“产业链全球布局,能够贯彻和体现国家提出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他说。
谈高质量:将低碳减排加入上市制造企业信息披露范围
绿色发展也是访谈中的高频词。李东生提出,在碳排放信息披露方面,国内上市公司还有可以改善的地方,比如目前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
对此,他认为,要将低碳减排加入上市制造企业信息披露范围。碳排放作为未来国家长远的战略至关重要,上市制造企业应该在这方面持续改善。
他建议,首先要建立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法规体系,对标全球ESG企业社会责任评估体系,同时将这项内容纳入上市审查标准中;第二,搭建碳信息披露公共平台;第三,对达标企业给予政策支持;第四,引导企业树立碳信息披露意识,完善内部信息收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