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识平:从两会“教育热点”感知民生温度
内蒙古新闻网  21-03-09 17:19  【打印本页】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题:从两会“教育热点”感知民生温度

  辛识平

  “我们来共同关心这些教育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参加政协联组会时,回应中西部教育差距、校外培训机构乱象、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等教育热点问题,引发广泛共鸣。总书记强调,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番话直面现实问题、指出破解之道,说到了人们心坎里,传递出以人为本、关爱民族未来的民生温度,也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教育才能回归本真,履行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立德树人的事业,绝不能被利益至上的逻辑牵着走。现实中,无论是打着教育旗号侵害群众利益,还是大搞教育商业化,或者是制造教育焦虑、抬高教育成本,都背离了教育公益性原则,把教育作为一门生意来经营,必然弊病丛生、贻害无穷。必须正本清源,聚焦人的健康成长,擦亮教育的民生底色,不断净化教育生态,还教育以本来面目。

  守护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教育公平越有保障,社会上升渠道就越通畅,人们对“知识改变命运”的信仰就越坚定。促进教育公平,基础是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关键是公平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当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成长的舞台就会越来越宽广。

  让孩子享有更高质量的教育,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最近,一名教育工作者说的一段话刷屏了:“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教育,是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过程,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过程,“分数”远远不是成长的全部。打造高质量的教育,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师,离不开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老师“教好”,学生“学好”,学校“管好”,家庭和社会“育好”,孩子们的成长之路就会越走越好、行稳致远。


[责任编辑: 滕玲玲]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