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新华时评:打造维护群众生活安全的“金钟罩”
内蒙古新闻网  21-03-10 02:34  【打印本页】  来源:新华网

  “针对高空抛物、偷盗窨井盖等问题,加大惩治力度”“守护‘舌尖上’‘脚底下’的安全”……从头顶上,到舌尖上,再到脚底下,群众身边的安全问题,都被写入今年的“两高”报告。着意打造维护群众生活安全的“金钟罩”,充分彰显司法增进百姓福祉的作用,让人感受到法治阳光的温暖。

  按照此前的法律,高空抛物、偷盗破坏窨井盖算不上严重违法,有时甚至只被视为道德素质问题。近年来,高空抛物逐渐成为一大热点话题,丢盖窨井“吃人”“伤人”事件日益多发。有关方面以调查取证难、处罚依据不明确、惩处力度不好掌握等为由搁置矛盾,问题越积越多。薄律轻罚难平民怨,不用重典不足以体现罚当其罪,不严惩不足以震慑遏止。

  以人民为中心,群众需要什么,法治就要保障什么。针对高空抛物和盗窃破坏窨井盖,法院和检察院不仅制发司法建议,还从惩处上升格入刑,明确可以故意伤害、故意杀人定罪处罚。从今年3月1日起,高空抛物罪成为一个独立罪名,目前已有多人被判高空抛物罪。对涉窨井盖刑事案件,2020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批捕34件38人,起诉49件55人。与此同时,司法机关还积极发挥监督职能,推动相关要求落地,督促有关部门补上漏洞,并通过发布典型案例等方式提高群众的认知水平。这既起到了强有力的震慑教育作用,有助于减少和遏制此类悲剧的发生,也为防范此类问题继续发生筑起法治屏障。

  安全无小事,防范无休止。“两高”报告强调头顶上、舌尖上、脚底下的安全,为打造维护群众安全的“金钟罩”又添一把力。除了司法手段,推动高空抛物、盗窃破坏窨井盖等问题的防治,还需坚持综合治理、协同治理的理念,用好“黑科技”及时排查消除安全隐患,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基层组织、物业企业等方面的联动,形成齐抓共管共治的局面,细微之处查漏补缺、织密铸牢,才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新华社记者 刘怀丕、刘硕)


[责任编辑: 雒扬]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