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农民运动讲习所与内蒙古农民运动
内蒙古新闻网  21-03-15 07:31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群众在内蒙古博物院参观内蒙古农民运动史料展览。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陈春艳 摄

   一张张照片,定格历史;一个个人物,穿越时空;一本本刊物,历久弥新。

  近日,记者来到内蒙古博物院“草原丰碑”展厅,循着历史的脉搏,重温峥嵘岁月。

  “1924年7月至1926年9月,在广州举办了一至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1927年3月至6月,在武昌举办了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在这一时期,广西、湖南、福建等也举办了农民运动讲习所或农民运动讲习班。仅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一至六期和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就培养了1600多名学员,有力地促进了全国农运的发展。”内蒙古博物院讲解员陈琳向记者介绍道。

  农民运动讲习所是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培养农民运动骨干的学校,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可以说是农民革命大本营。“是要训练一班能领导农村革命的人材出来……号召广大的农民群众起来,实行农村革命,推翻封建势力。”《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学宣言》道出了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初心和使命。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李大钊在《土地与农民问题》一文中提出“耕地农有”,解决土地问题是农民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是中国革命极为重要的力量。毛泽东在《国民革命与农民问题》一文中也指出,“乃知所谓国民革命运动,其大部分即是农民运动”。因此,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地区,始终把开展农村工作、发动农民运动放在重要位置。培养蒙汉革命青年,创办《蒙古农民》《农工兵》刊物,宣传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

  1926年5月3日,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学,由毛泽东任所长,萧楚女任专职教员。学员300多人,来自全国20多个省区。中共北方区委从北京的蒙藏学校和内蒙古的绥远、察哈尔、热河三个特别区,选送贾力更、高布泽博、赵文翰等7名蒙古族青年和王建功、马德元、马德昭等10名汉族青年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六期学习。讲课教师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著名领导人,如毛泽东、周恩来、李立三等。学员们学习了以农民问题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军事、法律、工运、农运等25门课程,并进行了军事训练。毛泽东、彭湃还亲自带领他们到农民运动高涨的海丰、陆丰、韶州(关)进行实地考察学习。经过4个月的学习,学员们接受了一次生动的农民运动教育。

  内蒙古地区的学员毕业后即回到热察绥各自的家乡,开展农民运动,组织农民自卫军,为开展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农村大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开展农村游击战争播下了革命种子。贾力更、王建功在归绥以西的毕克齐、兵州亥、什报气、瓜房子、牛牛营、忽拉格气一带发动农民;高布泽博在察素齐、萨拉齐一带扩大农会组织,培养农会骨干。在承德、建平、赤峰、平泉、朝阳、开鲁、林西、围场等县的农村,组织开展反土豪劣绅的斗争,同时向神权、族权和封建迷信、买卖婚姻等发起进攻,内蒙古地区的农民运动有了很大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1927年1月,归绥加入国民党党员共3600余人,其中以农民为最多,而这些农民党员基本上是农会会员。

  中共北方区委为了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在指导和帮助成立内蒙古人民革命党的同时,又领导建立联合蒙汉各族群众的革命组织——内蒙古农工兵大同盟,为掀起内蒙古地区的大革命高潮,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这一时期,内蒙古地区的农民运动以反对军阀专制为主要内容,其中,以绥远农民运动声势最大。商震出任绥远特别区都统后,提出清丈地亩,重新发放地照,并且还要放垦夹荒余荒的土地,以此来开发财源,增加收入。此举触犯了农村各阶级阶层的利益,遭到蒙汉人民的普遍反对。1927年初,和林格尔县36个村发生了抗清丈暴动。1927年3月28日,上演大规模的农民运动。迫于压力,商震不得不接受了代表们提出的全部要求,发布了停止清丈地亩、严禁种植鸦片、照发善后流通券等三项命令,并将归绥县知事、垦务督办等官吏撤职。

  “绥远今以丈量余荒夹荒,积成民变。”这就是轰动全国的“孤魂滩事件”,北京《晨报》对其进行报道并给予了充分肯定。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以统一战线形式,在内蒙古地区所发动的规模最大并取得胜利的一次群众革命斗争,它使一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军阀当局和贪官污吏威风扫地,也使广大蒙汉人民看到了自己的巨大力量,革命热情进一步高涨,革命理想进一步坚定。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内蒙古农民运动的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并汇入了波澜壮阔的全国反帝反封建革命洪流中。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我们回顾艰苦卓绝的内蒙古农民运动、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让红色基因永不变色,革命精神永远传承。(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陈春艳)


[责任编辑: 萨其拉图]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