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亲缘关系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率极低,幸运的是,我获得了这样一份承载生命希望的光荣。我很高兴,也很荣幸。”7月27日,李邦硕自豪地说。当天上午,历经3个小时的采集,李邦硕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血液病患者带去重生的希望。
即将迎来28岁生日的李邦硕,经初筛、再动员、高分辨、体检,顺利完成全部准备工作,7月22日,他在母亲的陪同下赴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7月23日开始注射动员剂,7月27日上午8时开始采集,11时45分顺利结束,历经3个小时采集造血干细胞混悬液236毫升。这袋“生命的礼物”被装入特制运送箱,火速运往受捐者所在地。
至此,李邦硕成为包头市第10位、内蒙古自治区第115位、全国第11702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他也是包头市第一位、内蒙古自治区第二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红十字工作者,彰显了红十字工作者既是红十字精神的宣传者倡导者,更是奉献者践行者的风貌。
据了解,2016年5月,李邦硕大学毕业后来到包头市红十字会工作,随后报名加入了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队伍,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记者问李邦硕:“作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你是不是想以捐献这个举动给市民做个表率?”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我的举动,意味着一个生命将获得拯救,这既是红十字工作的价值所在,也是我们青年人该有的担当和使命。”
自治区红十字会党组成员、监事会副监事长李文元,包头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杨建伟到医院看望了李邦硕,并表示他的善举,为青年人作出了榜样,希望广大志愿者、爱心人士积极加入到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的队伍中来,为更多血液病患者贡献一分力量。
2004年包头市红十字会正式启动征募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人道生命工程。17年来,包头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各项工作逐步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在全市各级红十字会的共同努力下,全市造血干细胞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已有6045人采集了造血干细胞血样,加入到中华骨髓库,截至目前,包头市已实现捐献10例(涉外1例)。(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 杨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