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振堂:“坚决革命的同志”
内蒙古新闻网  21-08-11 12:10  【打印本页】  来源:《党建》杂志

  石磊

  他是宁都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中央红军长征中的铁流后卫;他随西路军转战河西走廊,最后血洒高台城;他被毛泽东称为“坚决革命的同志”,他就是铁血将军董振堂。

  董振堂,字绍仲,1895年出生于河北省新河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17年考入北京清河陆军中学,1920年进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炮兵科深造,毕业后到冯玉祥部担任参谋见习官,因作战勇猛、战功卓著,由排长一路升至师长。中原大战后,所部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6路军第73旅,董振堂任旅长。

  1931年,董振堂所在部队被蒋介石调往江西“围剿”红军。对打内战极为反感的董振堂进行了抵制。“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又大肆鼓吹“攘外必先安内”,董振堂失望至极,思想日益倾向革命。经过党组织的积极争取,1931年12月14日,董振堂与赵博生、季振同等率领第26路军1.7万余名官兵在江西宁都宣布起义。从此,董振堂义无反顾投身到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中。

  宁都起义部队被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董振堂任军团副总指挥兼第13军军长,后任红5军军团长。他率部参加赣州、漳州、南雄水口等战役战斗,与兄弟军团配合粉碎国民党军第四次“围剿”,曾获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授予的红旗勋章。1932年,董振堂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

  中央红军长征后,董振堂率红5军团承担后卫任务。湘江战役中,红5军团以牺牲5000余人的惨痛代价,成功掩护红军主力和中央机关渡江。红军强渡金沙江,红5军团奉命阻击敌人,顽强坚守9天9夜,圆满完成任务。在战火的洗礼中,董振堂与他指挥的红5军团,逐步形成了善打防御战、阻击战的作战风格,多次完成阻击国民党军的任务,为保障中央红军主力北上立下赫赫战功,红5军团因此荣膺“铁流后卫”的光荣称号。

  1935年6月,第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第5军团改称第5军,董振堂任军长。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后,红5军被编入西路军,向宁夏、甘肃、新疆方向进发。

  1936年12月底,作为西路军的先锋,董振堂率领红5军攻占临泽县城,不久又攻占高台县城,并立即组织力量宣传党的政策,广泛发动群众,组织抗日人民政府,建立抗日武装。1937年1月12日,西北军阀马步芳调集重兵围攻高台。高台城小墙低、易攻难守。董振堂率部与数倍于己的敌人浴血苦战九昼夜,直至最后一人一弹。最终,董振堂和3000多名将士全部壮烈牺牲。

  董振堂是西路军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之一。他牺牲的噩耗传到延安,广大红军将士无不为之悲痛。党中央在宝塔山下为他举行了追悼会,毛泽东在追悼会上评价他说:“路遥知马力,董振堂是坚决革命的同志。”为了纪念董振堂,他的家乡新河县建有董振堂纪念馆、振堂公园、振堂中学等。石家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和甘肃高台烈士陵园内,都建有董振堂纪念碑亭。

  (作者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责任编辑: 魏佩]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