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内蒙古日报社重磅推出系列特刊【精神血脉篇】⑧
内蒙古新闻网  21-08-11 20:32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

独家|内蒙古日报社重磅推出系列特刊【精神血脉篇】⑧

——让抗战精神激励我们勇往直前!

  让抗战精神激励我们勇往直前!

  ——访内蒙古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教授于连锐

  2014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抗战精神的深刻内涵:“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心。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6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纪念这场战争的伟大胜利,深刻理解抗战精神的内涵,对于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本报记者采访了内蒙古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教授于连锐。

  于连锐表示,爱国主义是伟大抗战精神的核心,是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决定性因素。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精神。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民族危亡的严峻时刻,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精神的升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超越了民族、阶级、党派,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空前团结。为着繁衍生息的土地,为着根脉相连的祖国,广大中华儿女,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不顾一切艰难困苦,积极投身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之中。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成为全民族的共同意志,全体中国人在抗日这个问题上找到了高度的契合点。这个时期,爱国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质,即爱国就是抗日,抗日就是爱国。一切为了抗日,抗日高于一切。

  民族气节,就是民族的志气和情操。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崇尚气节,崇尚民族自信自尊自强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不甘忍受压迫和奴役的民族,不畏强暴、不甘屈辱的民族,自强精神是流淌在血液里的民族基因。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国家民族独立,为了不做亡国奴,中华儿女赴汤蹈火、殊死奋战,涌现出许许多多宁死不屈的抗战英烈。这种浩然之气概、不屈之节操,激励着中华儿女在民族生死关头,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直至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英雄和英雄辈出的民族。历史上曾涌现出卫青、霍去病、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伟大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升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后,曾经叫嚣要在3个月之内灭亡中国。中国军队以劣势装备与日军拼搏,以伤亡25万余人的代价,毙伤日军约4万余人,坚守上海3个月,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民兵武装以及根据地人民在极端艰苦困难的条件下,同日本法西斯展开了顽强的较量。成千上万的英烈视死如归,浴血疆场,中国军民以血肉之躯,筑成了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一场以弱对强的战争,中国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于连锐认为,除了客观因素,最重要的是中华儿女必胜信念无比坚定。“在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史上,从来没有像抗日战争这样,持续时间这么长,战斗意志这么顽强,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坚忍不拔、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强敌的民族自强信念。必胜信念源于对战争形势和敌我实力的科学判断;必胜信念源于对国家民族的自信,对伟大理想信念的自信。必胜信念激发了中华民族革故鼎新的创造力,在艰难困苦的战争岁月里,中国人民表现出了自力更生、开拓创新的民族智慧。中国军民将正规战与游击战、阵地战与运动战,前线与后方、武装与非武装、公开与秘密,军事与经济、文化等作战方式和手段紧密结合,形成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天罗地网。”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于连锐说,任何一个民族要想在反抗外来侵略中取得胜利,必须有坚强的领导力量。1935年,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头,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政策。1938年,毛泽东总结全国抗战以来的经验,发表《论持久战》,科学地论证了中国必须经过持久抗战取得胜利的客观规律,成为指导全国抗战的纲领性文件。从平型关大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到领导人民武装开展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争,开辟广阔的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科学地把握住了抗战成败的关键点,成为支撑中华民族持久抗战的中流砥柱。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精神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奋斗目标都不会轻轻松松实现,前进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前面的路还很长,不会那样平坦,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于连锐认为,虽然过去的一百年,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奠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但是,未来的路不会一帆风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也面临着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带来的一系列新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以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敢于斗争、敢于创造,锲而不舍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直到取得最后胜利。(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安寅东 陈春艳)

  不忘战争是为了维护和平

  中华儿女前仆后继,浴血抗争14载,以巨大牺牲取得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不论过去还是现在,不论民族救亡还是民族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敢于胜利、勇于牺牲的人民军队,团结起来、组织起来的中国人民,是我们战胜一切敌人、克服一切困难的信心所在、力量所在。

  近日,在内蒙古军区第四离职干休所,记者见到了94岁的离休干部、原北京军区守备二师政委梁育秀。他1940年参加革命,1943年入党,1947年转入部队工作,曾荣获独立勋章、胜利勋章等多种奖章。

  “我二哥牺牲于战场,大哥坐过日本人的监狱;一个表兄公开身份是小学教师,其实是地下党员;两个舅舅一家12口被残忍杀害,日本人连7个月大的孩子都不放过;表嫂被日本人带走……”讲起家仇国恨,梁育秀有些哽咽。

  “母亲教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回忆战火纷飞的日子,梁育秀说:“无所谓怕不怕,躲不行、跑不行,只能是打。那信念不是哪来的,就是相信我们能胜利,能赶走日本侵略者!”

  没想到我能活下来,也没想到社会变化这么快,简直一年一个样儿!”梁育秀说,“我们曾经为党付出过,党对我们的关怀也是无微不至。”

  不忘战争,是为了维护和平。中华儿女将铭记历史,砥砺奋进,把伟大抗战精神发扬好,把伟大祖国建设好。(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陈春艳)

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抗战精神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它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来的,来源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觉醒,来源于中华儿女的抗日斗争,来源于中华文明的血脉基因。

  来自呼和浩特市公安局赛罕区分局的云佳表示,中国人民警察诞生于红色革命根据地,脱胎于人民军队,一路走来,对党忠诚是人民公安始终不变的根和魂,服务人民是人民公安始终不变的初心和使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警察要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全心全意为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努力工作,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

  “作为一名人民警察,要不断增强自豪感和使命感,亮正义之剑、守万家灯火、保安居乐业,为首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贡献。新时代青年民警要将抗战精神传承好发扬好,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激发爱国热情,忠诚履职、担当作为,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云佳说。

  伟大抗战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陈春艳)

 把报国之志融入到学习中

  “誓志为人不为家,跨江渡海走天涯。男儿若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日前,记者见到天津工业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的在读研究生刘晓露时,她正在抄写抗日女英雄赵一曼的《滨江述怀》。

  再次谈起抗战精神,刘晓露感触颇多:“上个月,学校举行朗诵比赛,我朗读的篇目就是《滨江述怀》。暑假回来后,我去参观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展馆,展厅里的复原景观把我的思绪带回到了山河破碎的战争年月。馆内陈列着八路军用过的电台、战刀、手榴弹、粮袋等实物,反映了抗日根据地艰苦的作战环境,也体现了革命者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斗争的崇高精神,让我为之感动。”

  国破家亡的历史记载着屈辱,气壮山河的抗争见证着伟大。艰苦卓绝的战争带给中国人民深重的苦难,同时也塑造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的第二天,中共满洲省委召开紧急会议,发表《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这是中国的第一份抗日宣言,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反法西斯战争宣言。它犹如一声号角,唤起了林海雪原、万山丛中、青纱帐里的人们。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当年,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炮火声渐渐远去,抗战精神却传承至今,永远值得铭记。”刘晓露坚定地说,“我要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到今后的学习中,为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以建设伟大祖国的实际行动告慰先烈。”(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见习记者 李超然)


[责任编辑: 胡浩]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