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永春在套袋授粉。
盛夏,午后。炽热的太阳照射在达拉特大地上,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综合试验站,300多亩绿油油的玉米在烈日下尽情舒展、生长。“夏天30多度的高温,是玉米最佳授粉期,我们抢抓农时一棵一棵人工授粉,从不午休。”穿着长袖衫、戴着遮阳帽,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杜永春在炽烈的阳光下穿梭在玉米试验田里,给培育试种的玉米新品种套袋授粉。
作为一名农业育种工作者,共产党员杜永春带领他的团队躬身田间30年,在玉米育种领域取得骄人业绩。他们的研究成果增加了粮食产量,提高了农牧民经济收入,为内蒙古农牧民脱贫致富、乡村振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北方地区开展育种工作,从材料准备、播种、人工授粉、田间数据记载、收集、收割、总结要经历11个月的时间。为加快育种进程,从1999年开始,杜永春带领团队往返国家南繁基地,利用“南繁”加代,加快新品种选育速度。在北方育种进入收割期,同时开启南繁基地育种工作。30多年来,为了最大限度缩短科研育种研发的时间半径,杜永春带着自己的科研团队往返南北方,在无缝衔接的工作节奏里持续奔波着。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2007年,杜永春的玉米育种科研团队迎来了他们的首个突破年,这一年,他们一举育成三代玉米新品种,实现了在玉米育种科研上的历史性突破。在随后的科研实践中,他们持续发力,陆续培育出诸多玉米新品种。截至目前,杜永春的团队已育成玉米新品种12个,所育玉米新品种推广面积达528万亩,创造总经济效益近9亿元。其中,伊单81、伊单131、满世通88等新品种的育成,因其高产、抗病、抗倒、脱水快等优点完全可以和美国先锋系列品质相抗衡。多个新品种的不断育成与推广应用不仅加速了玉米品种的更新换代,还促进了本地种植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了蒙西地区农牧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不久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通过《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杜永春和他的团队所做的玉米育种科研工作就肩负着这一重要使命。
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条件,作为学科带头人的杜永春始终如一履行着自己对这份职业的责任与担当,把自己磨砺成育种科研领域里的一道耀眼的“光芒”,为整个团队的蓬勃发展照亮前行之路。
像农民一样,在夏日高温里劳作是杜永春和他的团队工作的常态。为了防止被玉米叶子划伤皮肤,他们必须在烈日下穿着厚实的工作服穿梭于玉米林中,汗水常常湿透衣襟。而在湿热多虫蚁的海南,他们经常被蚂蚁叮咬得腿脚红肿,疼痒难忍。但这并不能阻碍他们科研的脚步,每一次从研究育种到成果转化,杜永春都在用务实的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并以共产党员的凛然大气、博爱奉献凝聚着一支“能扑下身子、耐住性子、团结干事儿”的育种科研队伍。他带领团队坚持奋斗,用勤劳的汗水浇灌出累累科研硕果,斩获无数科研奖项与荣誉。先后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1项、自治区级、市级科技进步奖3项,自治区丰收奖9项;他个人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业先进工作者”“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自治区南繁工作先进个人”“鄂尔多斯市优秀共产党员”“鄂尔多斯市草原英才”“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荣誉只代表过去,这些荣誉是对我和我的团队工作的肯定,是对我们的鞭策和鼓励。在未来,我将继续带领团队‘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在育种科研领域深耕细作,继续为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一份微薄之力。”面对荣誉和取得的成绩,杜永春没有自满,持续培育出更多的优良种子品种,这才是他追求的目标。(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郝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