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夸他真扶贫——记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毕玉强
内蒙古新闻网  21-08-19 09:42  【打印本页】  来源: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原创

  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毕玉强。

  说起“科技园的毕站长”,在赤峰市喀喇沁旗可谓是家喻户晓。他扎根生产一线23载,引领喀喇沁旗设施硬果番茄、青椒、花卉及露地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的健康发展。毕玉强直接和参与技术指导的农业生产覆盖面积累计超过200万亩,增加农产品产量超过25亿公斤、产值超50亿元,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1.5万元以上,成为农民致富路上的“领跑人”。

  爱岗敬业,做组织放心的好党员

  毕玉强坚信的人生信条就是听党的话,党让干啥就干啥。

  特别是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中,作为帮扶人之一,全身心投入到“真扶贫、扶真贫”工作中去,通过手把手的帮扶和指导,让辛世军等贫困户通过发展设施农业走出了贫困,并成了科技致富的示范户,202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39万元,在贫困村里传为佳话。

  在日常工作中,所有事情他都严肃认真、一丝不苟。2002年,园里让他监管日光温室建设,工程的承包人宣称跟“某某”领导是亲属,请他吃饭,他却不买账;在夏季干活的工人早晨五、六点钟到工地,他也如此;晚上七、八点钟离开,他“奉陪”到底,硬是把工程质量监管得万无一失。当时的园领导李志军评价说,有事儿交给小毕,就能“百分之百”放心。

  2006年7月,毕玉强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做一名让组织放心的党员。2007年,毕玉强任旗农业科技示范园主任至今。在他任职的十几年里,他和同事们一道,引进各类蔬菜、瓜果、花卉等特色作物新品种860多个。其中,生产示范品种137个,大面积推广优良新品种56个;引进推广大垄高台、嫁接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新技术95项,举办各类农民培训300余期,将农业科技示范园打造成了创新技术的试验田、培育农业新品种的发源地、培训新农民的大课堂,为全旗高效农业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科技引领作用,实现了无差错、无事故、无违规违纪和高标准、高效率,真正做到了让各级领导和组织放心。

  带头争先,做服务“三农”的好党员

  毕玉强坚守的人生信念是跟党走,具体体现就是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他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凡是急难重任务都抢在前、干在先。为了试验示范的科学性和严谨性,长期以来,毕玉强的工作时间与农民上工时间同步。长期的早出晚归和风尘仆仆,使毕玉强的面容略显苍老,41岁的他早已是孩子们眼中的“大叔大伯”了。

  在管理用工上,毕玉强优先考虑家庭困难人员,谁家遇到种植技术问题,或者是出现家里缺钱的困难,都会来找他帮忙。他甚至还给工人预支工资,十几年来帮助300余农户通过务工增收致富,使他们成为了时下当之无愧的新型职业农民;在示范推广中,生活困难的农户找他育苗,他仅收成本费,有时还得赔钱;在服务方式上,除了随时接待农户到园区参观学习外,还经常应农户要求到田间地头进行实地指导,每天24小时不关机,话费每月200多元是常事,无论早晚,随时接受农民的电话咨询。同时他坚持走到哪就把自己的手机号公布到哪。

  在田间地头,总有农民向他电话求助,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农田,解决疑难,“雨天一身泥,不是农民胜似农民”是他形象的真实写照。由于工作业绩突出,他先后荣获农业农村部“中华农业科技奖科普奖”“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三等奖”;自治区“最美农技员”“科教兴农个人”“农牧业丰收一等奖”;赤峰市“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他是全旗农业系统干部职工一致称赞的学习榜样,是全旗共产党员普遍公认的先锋模范。

  实干苦劳,做群众爱戴的好党员

  毕玉强坚持的人生理想就是报党恩,始终践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干部,农村牵着他的心,农民连着他的肝,始终把农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比如,牛家营子镇山前村农民张永凯,培育8万株辣椒苗,该定植时叶片发黄,打电话找到了毕玉强,他二话没说就去现场,第一时间解决了问题。2010年春节,乃林镇北发合作社的日光温室蔬菜发生病害,理事长李元杰电话求助毕玉强,而此时的毕玉强患重感冒,并伴有高烧,但他不顾自身身体状况,匆匆忙忙偷偷溜出家去帮助合作社,事情完毕后,回到家里看到的是满眼泪水的妻子。

  很多农民都亲切地称他为“我们的好队长”“好哥们儿”。毕玉强每年下乡280天以上,为农民电话答疑2000多人次,23年如一日。他用帮助农民致富的方式实现了报党恩的人生目标,达到了“金奖银奖不如群众夸奖、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的理想境界。

  乡村振兴,任重道远。进入不惑之年的毕玉强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他将以更加饱满的激情和昂扬的干劲,积极投身到加快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洪流之中,继续践行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魏那)


[责任编辑: 王彤]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