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青年主播聚焦中国发展
内蒙古新闻网  21-09-14 17:05  【打印本页】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周仕兴 本报通讯员 潘力 黄静莹

  青年主播在第18届东博会会场前合影。周仕兴供图

  “这款茶用的是老挝古茶树的茶叶,加上中国传统制茶工艺,茶香特别醇厚,汤色很红亮。”镜头前,老挝青年主播普娜举起一杯老挝古树茶,轻抿一口,这款体现中老友谊的古树茶在直播中受到了许多茶文化爱好者的关注。9月11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广播电视局、广西广播电视台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东盟电视周之中国-东盟青年主播创造营研学第一站在南宁拉开帷幕。

  此次活动以“同心共影筑梦远航”为主题,研学首站共有来自中国、越南、马来西亚、老挝的5位青年学员走进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现场,挖掘中国和东盟民族文化、特色物产、绿色环保、创新科技、30年交流合作等亮点,展现中国与东盟国家文明互鉴成果。

  在老挝、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和中国5个场馆中,学员们分别围绕商机、开拓、合作、融合以及互助的主题进行网络直播和精品短视频拍摄。“魅力之城”贵阳展区的少数民族银饰、手工刺绣围巾和传统美食;老挝馆和泰国馆展示的中老铁路、中泰高铁线的飞速发展;公共防疫与卫生展区的“火眼”实验室设备、“一平米”快速检测平台等不同场馆的精彩内容,给青年主播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老挝留学生普娜对中老铁路的开通充满期待。“以前从老挝到广西只能坐飞机,直飞航班每周只有一两趟。中老铁路开通后,可以直接在万象坐火车到昆明,再坐高铁到广西,非常方便。”普娜说,中老铁路的开通不仅能方便民众,也将为两国贸易带来无限商机。

  “作为青年主播,我一定努力发挥所学,向东盟向世界传递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中国青年主播闫子成说,广西位于中国与东盟国家海陆交界的多民族地带,通过充分发挥青年智慧和青年力量,以多种形式加强交流、增进理解、互学互鉴、凝聚发展共识,不仅能够使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东盟国家,促进多民族地区携手共进的价值追求共识,更有助于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向世人展示优秀中国文化,为共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直播现场,跨境电商主播周新昕表达了自己的愿望:“期待乘着中国-东盟合作的翅膀,为乡村振兴、中国和东盟数字经济发展贡献年轻力量。”在越南馆,越南籍青年教师郑月兰正和连续18年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的红木家具参展商交流,参展商介绍:“每年参加东博会都收获颇丰。随着中国物流运作流程越来越便捷,运送周期变短、成本变低后,订单越来越多。”郑月兰欣喜地告诉记者,她已在中国生活了14年,成了中国媳妇,一直见证着中国的发展。

  “2021年是中国和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同时也是中国-东盟可持续发展合作年,中国和东盟国家山水相连,媒体在促进各领域国际合作、增进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郑月兰表示,“未来很多个14年,期待着跟中国-东盟一起发展一起进步。”

  据悉,中国-东盟青年主播创造营南宁站结束后,来自中国和东盟各国的20位青年主播将分赴桂林、北海、柳州等城市,围绕乡村振兴、海丝文化以及特色产业等主题,以短视频创作、网络直播为载体,通过青年间的影视作品创作合作,让东盟青年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本报南宁9月13日电本报记者周仕兴本报通讯员潘力黄静莹)


[责任编辑: 魏佩]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方式:0471-6659743、665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