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国内频道 > 要闻速读

极小种群物种云南澄广花绽放

 

   三月中下旬,滇中地区标志性极小种群物种云南澄广花迎来绽放期,这不仅为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契机,也标志着当地保护措施取得阶段性成效。

  云南澄广花花朵。谢罗凯摄

  云南澄广花是番荔枝科澄广花属植物,为常绿灌木,高约2米,树皮呈淡黑色,枝条无毛。其花朵小巧玲珑,呈黄绿色,直径约3毫米,通常2朵丛生于叶腋内,偶见单朵凋落。云南澄广花的分布范围极为狭窄,仅见于云南中部及东南部的澄江、漾濞等地,常生长于海拔1600—1900米的喀斯特石灰岩山地,目前云南仅有70余株。

  云南澄广花花蕾。谢罗凯摄

  据资料记载,云南澄广花于1940年由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侯宽昭首次采集标本,直至1976年由著名植物学家李秉滔教授正式命名。2016年2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彭华带队赴澄江开展野外调查,共记录到44株个体,并在相关论文中建议将其作为极小种群植物加强保护。

  云南澄广花如期绽放,花朵常丛生于叶腋内。谢罗凯摄

  作为典型的狭域物种,云南澄广花个体数量有限,生境范围狭窄,易受人为干扰影响,属于极危物种,濒临灭绝。2021年,该物种被列入《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名录》。云南澄广花对研究物种演化、区域生态平衡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云南澄广花常生长于海拔1600—1900米的喀斯特地貌。曾颖颖摄

  为保护这一珍稀物种,澄江市林业和草原局联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实施了拯救保护计划,包括本底资源调查、保护小区建设、管理制度制定、人工育苗繁育、科普宣传及专业技术培训等工作。

  云南澄广花枝叶。曾颖颖摄

  澄江市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云南澄广花的绽放,表明保护工作已初见成效,为后续保护提供了良好范本,今后将进一步加强生境保护,扩大种群监测范围,并探索更高效的人工繁育技术,让这一珍稀物种持续繁衍。(虎遵会、曾颖颖、谢罗凯)

编辑:贾小燕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