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国内频道 > 要闻速读

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丨观礼归来,王兰花承诺不变:“兰花”开遍利通大地

 

   9月16日,由自治区党委网信办、统战部主办的“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吴忠市利通区金花园社区服务站,探访“王兰花热心小组”志愿服务的故事。

  今年9月3日,利通区75岁“七一勋章”获得者王兰花作为特邀代表,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观礼。当采访团记者们问及观礼时的感受,王兰花热泪盈眶地说:“虽然我已至古稀之年,但仍要带领我们的志愿团队,将志愿服务不断做大做强。”

  这份坚定的承诺,源于一段长达20多年的温暖征程。回首2004年,她主动联系盛生保、张金霞等6名退休干部和爱心人士,成立吴忠市首个社区志愿者服务小组—“王兰花热心小组”,至今,已发展成为“兰花芬芳”志愿服务队。21年来,志愿服务队为居民解决各类困难7500多件,开展公益活动7500多场次,不断厚植利通区志愿服务精神底色。

  热心小组成立初期,没有工作阵地,王兰花便将阵地设在自己仅70多平方米的家中,在家门口悬挂志愿服务牌,公示成员联系方式,便于群众有困难时及时求助。由于热心小组成员年龄均超50岁,居民反映的事情繁杂,于是,王兰花通过写日记的方式,记录下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逐一解决。在服务站展柜中,陈列着她在2005年至2019年间写下的16本日记。其中,便有为马天乐筹款的经过。

  2009年3月,利通区金银滩镇团庄村6岁的马天乐不幸确诊白血病,他父母将家中值钱的物品悉数变卖,仍凑不够医疗费用。他们通过便民服务卡,求助王兰花,最终在热心小组的帮助下筹得13万余元爱心款,马天乐得到及时救治。王兰花在日记中写道,“我们用诚心、热心和爱心实实在在地帮助了这个家庭给孩子看病难问题,救了孩子的生命,我们做了人道主义的事。”如今,马天乐也已成为志愿者,将这份奉献精神延续。

  Vista看天下记者冯缨媛看完王兰花日记后,王兰花的真诚与坚韧令她印象深刻,“她把志愿服务视为生命的一部分,是真正舍小家为大家的典范。曾受过兰花奶奶帮助的人,如今又从受助者转变为助人者。这种善意的循环,恰如兰花般在社区绽放,将温暖代代相传。”

  利通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利通区志愿者队伍突破11万人,每4名常住居民中就有1名志愿者,年服务时长总计逾114万小时,“兰花”开遍利通大地。利通区将持续发挥“兰花芬芳”志愿服务品牌示范带动作用,提升“挎包敲门”为老服务等36个品牌,为各族群众搭建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暖心桥梁,让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心手相牵、亲如一家。(记者 李霞霞)

  ​

编辑:贾小燕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