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国内频道 > 要闻速读

内陆腹地变开放前沿 这波“神操作”了解一下

  今年以来,河南郑州机场的表现非常亮眼,郑州机场跨境货邮吞吐量累计超过47万吨,提前两个多月完成去年全年跨境货邮吞吐量。同比增长超过四成,同时成为中部地区首个破万架次的航空口岸。

  中部地区不靠海、不沿边,如何变成如今这样繁忙的口岸呢?来看几个关键字:海、陆、空、网和制度创新。“十四五”期间,中部地区靠的是高铁环网、航空枢纽、水运升级,以及自贸区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制度创新,把曾经的内陆腹地,变成了对外开放的新前沿。

  河南郑州依托“空中丝绸之路”,开通了通往卢森堡、法兰克福、阿姆斯特丹等8条洲际航线,通达全球200多个城市。机场周边还形成了现代物流园区和跨境电商集聚区,实现了“空运+仓储+清关”的一体化服务。

  湖北鄂州的花湖国际机场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2024年货运量突破120万吨,开通国内外货运航线90条,覆盖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生鲜、医药、电子产品等出口,都能通过这里高效出海。

  江西赣州通过中欧班列打通向西通道,辐射20多个国家100多个城市。家具产业年产值从300亿涨到2800亿,还催生了电子信息和智能装备产业,让革命老区直接对接欧亚市场。

  山西也不甘落后,通过“口岸+产业”双轮驱动,2024年实现了“县县有外贸”。太原、大同、运城三大航空口岸建成并开放,中欧班列26条直达17国48城,全省117个县市都建立了外贸主体,新增备案企业超过2500家。昔日煤老大,如今变身内陆开放新高地。

  安徽芜湖港和湖南岳阳城陵矶港通过航道升级,实现“航运向东入海、班列向西入欧”。港口还通过“水水中转”,和上海洋山港无缝衔接,让内陆也能高效融入全球物流网络。

编辑:朱国义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