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国内频道 > 要闻速读

我国启动聚变领域国际科学计划 聚变能源被视为未来清洁能源的终极目标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燃烧等离子体国际科学计划在合肥正式启动,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的研究计划也同步面向全球发布。来自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等10多个国家的聚变科学家齐聚合肥,共同签署了《合肥聚变宣言》,呼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进聚变能源研发。

  挑战与机遇:

  聚变能源呼唤全球合作

  聚变能源被视为未来清洁能源的终极目标,素有“人造太阳”之称。尽管过去几十年间全球聚变研究已取得一系列突破,但仍面临诸多技术挑战。科学家们在宣言中倡议,秉持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精神,鼓励更多国际科研人员来到合肥,开展聚变相关实验与合作,携手实现聚变能源的梦想。

  强强联手!

  BEST计划与国际科学计划启动

  随着国际热核聚变实验(ITER)及BEST等装置的推进,聚变研究正步入“燃烧等离子体”新阶段。为推动这一进程,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所联合欧洲聚变团队发起“燃烧等离子体国际科学计划”,并通过设立开放基金、举办国际会议、共建实验平台、引进外籍专家等方式,整合全球资源,开展前沿研究。

  中国贡献:

  从科学岛走向世界的聚变力量

  位于合肥科学岛的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等大科学装置,已成为国际聚变研究的重要平台。等离子体所与全球50多个国家的120多家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合作,多项装置入选国际大科学装置开放目录。中法、中俄、中美等多个联合中心也陆续建成运行,持续产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

  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自主研发的关键技术和部件获ITER组织高度评价,为全球聚变工程推进作出重要贡献。

  (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李晶晶)

编辑:朱国义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