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国内频道 > 要闻速读

海南三亚:在海洋牧场看缤纷水下世界

    这是在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沉船鱼礁内拍摄的巨型石斑鱼(5月17日摄)。

    海南省三亚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是海南首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截至2024年4月,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在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以及海南大学创新技术的支持下,投入人工鱼礁及船礁等约8万空立方米,水泥型人工鱼礁2585个,船型礁21艘,形成了完整的珊瑚礁、鱼虾贝等海洋生物圈,海洋生态修复和渔业资源养护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统计,蜈支洲岛海域已完成珊瑚移植5.1万余株,该海域生活着超过300种珊瑚礁鱼类,涵盖15目60余科。海洋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也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海洋生物在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聚集、繁殖、生长,共同构成一个五彩缤纷的水下世界。

    新华社记者杨冠宇摄

    这是在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拍摄的粒突箱鲀(5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杨冠宇摄

    这是在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拍摄的狮子鱼(5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杨冠宇摄

    这是在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拍摄的海葵和小丑鱼(5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杨冠宇摄

    这是在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拍摄的蓝足猬虾(5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杨冠宇摄

    这是在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沉船鱼礁附近拍摄的巨型石斑鱼(5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杨冠宇摄

    这是在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拍摄的纵带弯线鳚(5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杨冠宇摄

    这是在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拍摄的叶海牛(5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杨冠宇摄

    这是在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拍摄的佩德森清洁虾(5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杨冠宇摄

    这是在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拍摄的佩德森清洁虾(5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杨冠宇摄

    这是在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拍摄的红鳍冠海龙(5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杨冠宇摄

    这是在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沉船鱼礁附近拍摄的巨型石斑鱼(5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杨冠宇摄

    这是在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沉船鱼礁附近拍摄的巨型石斑鱼(5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杨冠宇摄

    这是在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拍摄的狮子鱼(5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杨冠宇摄

    这是在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拍摄的海葵和小丑鱼(5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杨冠宇摄

    这是在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拍摄的多彩海牛(5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杨冠宇摄

    这是在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拍摄的虾虎鱼(5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杨冠宇摄

    这是在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拍摄的纵带弯线鳚(5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杨冠宇摄

    这是在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沉船鱼礁附近拍摄的巨型石斑鱼(5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杨冠宇摄

    这是在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拍摄的粒突箱鲀(5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杨冠宇摄

    这是在蜈支洲岛海域海洋牧场拍摄的多彩海牛(5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杨冠宇摄

编辑:孙丽荣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