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国内频道 > 要闻速读

这个“全球最大”建成,将显著提升我国山地灾害防控水平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获悉,位于云南昆明东川区蒋家沟的全球最大山地灾害大尺度动力学模拟实验平台近期完成专家现场验收并正式启用。该实验平台兼具大规模和可重复性、实验可控性等优势,该平台能模拟泥石流、滑坡、山洪、堰塞湖等山地灾害,将帮助科学家揭示山地灾害发生的自然规律,从而减少山地灾害对人类造成的危害,显著提升我国山地灾害研究水平和防控水平。

  据了解,山地灾害大尺度动力学模拟实验平台由中国科学院、香港科技大学、中国电建集团联合研发,历经八年建成。整个装置建在泥石流观测研究站旁的山坡上,高差71.1米。由顶部平台(料箱、储料平台、控制室和顶部蓄水池)、泄槽和出口护坦组成。泄槽长约150米、宽6米、深4米到5米。泄槽底坡采用两个坡度,上段32°,下段16°。与国际上同类型装置相比,该实验平台兼具大规模和可重复性、实验可控性等优势。除了泥石流,该平台还能实现滑坡、山洪、堰塞湖等山地灾害(链)的模拟,揭示山地灾害形成、起动、运动机理,探寻防控的工程问题,成为山地灾害动力学研究和新型防治工程体应用、测试、推广的实验示范基地。

  这座山地灾害大尺度动力学模拟实验平台对于滑坡、山洪、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单次最大模拟规模达500立方米,是世界之最,是目前全世界山地灾害物理模拟规模最大、全过程自动化监测程度最高、系统数据采集同步性最佳的国际先进的实验平台,可开展大规模山地灾害动力学模拟实验,将显著提升我国山地灾害研究水平和防控水平,同时将会吸引世界各国的更多科学家来开展山地灾害预测预报、监测系统、综合防治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目前,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已组织模拟50立方米到100立方米的山洪、泥石流大规模实验四次,堰塞坝溃决灾害链实验一次。(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褚尔嘉)

编辑:李元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