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国内频道 > 要闻速读

新一轮找矿行动,有重大突破!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

  近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成效显著——

  新发现10个亿吨级油田、19个千亿方级气田;

  探获10个大型以上铀矿床,铀矿资源量大幅增加;

  铜、金、镓、锗、铟等12种矿产资源量显著增加;

  锂、锆、铪、氦气、稀土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矿产取得重大突破。

  这些宝贵的矿产资源是如何发现的?对我国有哪些重要意义?

  新发现的矿产资源对我国有哪些重要意义?

  记者了解到,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新发现了很多大型矿,特别是铜、铝、锂等矿产的新增资源量大幅度增加。

  中国工程院院士唐菊兴介绍,新一轮找矿突破行动,36个矿种采取一矿一策。既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铁、锰等大宗矿产,也有锂、稀土等战略新兴矿产。

  “铜矿是工业最重要的‘粮食’。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全国新增3000多万吨铜,等同于以前10年期间总和。”

  此外,锂、锆、铪、氦气、稀土等战略新兴矿产勘查的重大突破,为我国新能源、新材料、航天航空等新兴行业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供有力资源保障。

  “在四川甲基卡到新疆的阿尔金,我们建立了一条3000公里长的锂矿带,资源量可能到2000万吨至3000万吨,能够保证我们锂的价格不受西方矿业公司的控制。”唐菊兴说。

  能源矿产方面,我国在鄂尔多斯盆地探明3个千亿方级深层煤层气大气田,探明地质储量突破5000亿立方米;发现全球首个超深水超浅层大型气田,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超1000亿立方米,我国清洁能源自给能力显著提升。

  2011年至2020年,我国启动了找矿突破行动。相关数据统计,这一轮突破行动,石油、天然气新增资源量分别为101亿吨、6.85万亿立方米,发现17个亿吨级大油田和21个千亿立方米级大气田;新增煤炭资源量5268亿吨、镍资源量349万吨,新形成32处非油气矿产资源基地。

  尽管上一轮找矿突破行动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一些重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对此,自然资源部会同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了新一轮的找矿突破行动,可以增强我国能源资源的自主供应能力,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战略需求。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各地聚焦大宗紧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围绕重点成矿区带和重要含油气盆地,实现了一系列重大找矿突破,西部地区新增一批能源资源基地,中东部老资源基地资源基础进一步夯实。

  如何找到可开采的矿产资源?

  首先,确定有潜力的找矿区,西部地区可以利用卫星或航空探测资料和图像进行大面积的地表观察,寻找可能存在的矿化迹象;东部等植被发育地区则需要大面积样品采集,通过实验室化学分析来发现有用元素最高的区域。

  一旦发现了具有潜力的矿床,科研人员要进行实地调查和取样——在选定的重点区域内采集岩芯样本进行实验室测试,构建出更加精细的矿体模型。

  矿业公司取得探矿权后,会对发现的矿床进行更加精确的勘查和经济评价,包括成本效益分析、市场需求预测等。

  在正式开采之前,必须完成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估,并获得采矿权后,进行开发。

  唐菊兴介绍,一个矿床从最基础的地质调查到最后开采出来,大概需要10年到15年的时间。“很多地区一个矿床要经历一代人、两代人甚至三代人的努力,才能把矿找出来,最后被企业来进行开发。”

  经过几十年持续技术攻关,我国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和装备研发突破国外封锁与垄断,研发了一系列自主装备,初步具备了全域、多尺度、高精度综合勘查能力。尤其是轻量化的小型化设备能够在条件艰苦的地区进行精准勘探,解决了以往在高海拔地区“人上不去、装备上不去”的难题。

  此外,我国在遥感技术、卫星监测和大数据应用方面的显著进展,为资源找矿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编辑:朱国义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