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吹风会,介绍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国家中医药局副局长陆建伟回答总台央视记者提问表示,中药资源是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国家高度重视中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工作,通过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基本摸清了中药资源家底,汇总了1.8万多种中药资源的种类和分布等信息。
同时,科学推进中药材野生变家种工作,常用的600多种中药材中有300多种已实现人工种植养殖;加快珍稀中药材替代品研发应用,沉香、人工麝香等一批珍稀药材的人工繁育和替代品已实现产业化生产,满足了群众用药需求。
中药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面临新的挑战。为此,《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专门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举措。
首先是坚持资源保护优先。一方面,根据当前中药资源情况,与相关部门加快修订《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完善配套法规制度。另一方面,处理好药用与保护的关系,强化中药资源保护顶层设计,制定科学的中药资源保护和发展规划,保障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是合理有序开发利用。加大中药资源相关领域的科研投入,强化关键技术攻关,突破一批珍稀中药资源的仿生、替代技术,同时做好产业转化衔接,逐步减少对野生中药资源的依赖。
再是推进资源动态监测。加强中药资源监测网络建设,结合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与有关部门在全国已经建设了很多监测点,通过监测及时掌握中药资源的分布、储量和动态变化等情况。完善中药材生产相关统计,促进部门间数据互通共享,强化信息分析、应用和预警,为产业发展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下一步,国家中医药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中药资源保护,加强中药资源基础研究和种植养殖技术的攻关,多措并举促进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需求。
(总台央视记者 李斌)